發新話題
打印

歷史上的佛陀-釋迦牟尼佛

佛陀慈和的用手撫摸著耶舍說道:

『年輕的善男子!我正是你所知道的佛陀。你不要煩惱不安,你見到我自會安穩自在。
你現在可以把心靜下來想想,世間上有永久不散的筵席嗎?人生那裏能永遠親密的住
在一起?你不要悲傷,這本是一個虛偽的世界,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無常的,我們自
己的身體尚且不能依賴,那裏能要別人都屬於我們自己?你得度的機緣已到,你就把
一切放下罷!』

耶舍聽到佛陀的法音,像甘露似的滋潤著他被怒火燒著的心靈,他再看看佛陀慈祥的
相好,他感動得流下淚來,他跪在地上痛切陳情,要求佛陀准許他出家。

佛陀又再用悲憫的眼光看看耶舍說道:

『耶舍!你現在可以立刻回家去,你的雙親這時候都在焦急的掛念著你,出家並非離開
家庭才叫出家。身上雖然穿起出家的衣服,而心卻戀著世間的俗情;人雖居住在深山
叢林中,而時時不忘懷一般的名利,這怎麼能謂之出家?如果身上雖然裝飾著華美的
瓔珞,而心卻光明清淨,降伏煩惱的怨敵,對人沒有怨親的分別,更要能以真理教化
人間,這才名之為真正的出家,你要出甚麼家呢?』

『佛陀!你開示出家的意義,我全能了解,也能接受。我請求佛陀,慈悲允許我出
煩惱的家,做一個真理的傳播者,做您偉大佛陀的一名弟子。』

佛陀當即允許耶舍的請求,佛陀的弟子從此日日增多。

現在再說耶舍的父親俱梨迦長者,翌日早晨起來,聽到家人報告,說耶舍夜半無故出走,
下落不明,他一聽以後非常驚慌!當即下令家人四面八方出外尋找,自己也親往各地訪查,
就是這樣,他訪查到縛囉迦河而來。

俱梨迦長者渡過河川,走向佛陀的住處而來,佛陀先命耶舍避開,然後自己出來相見。
俱梨迦長者問道:

『您是不是做沙門的?怎麼我沒有見過像您這樣具有威儀相好的沙門呢?你看到我的

    一個名叫耶舍的孩子嗎?』

『請你坐下吧!你的孩子一定可以見到的!』

『真的嗎?我看您像一位大人物似的,一定不會說謊!』俱梨迦長者在佛陀的對面坐下來。

佛陀把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好處,說明人生是如何需要這些法寶,更說些人生種種的苦惱,
富貴像水上泡沫,都是不可靠的道理。俱梨迦長者聽佛陀的開示,很受感動,及至聽到他
原來是迦毘羅國悉達多太子出家而成道的佛陀,不覺就跪在佛前頂禮起來,心裏既感激又
興奮,佛陀這時才叫耶舍出來謁見他的父親。

長者本懷疑耶舍或已自殺,但現在卻依然健在,而且亦已皈依佛陀,其歡喜非同小可,
他很贊成耶舍的出家,他自己也願意皈依佛陀,做一個在家的弟子,這是佛陀優婆塞弟子
的第一人。

俱梨迦長者並懇請佛陀明天到他的家中受供,第二天佛陀帶領六名弟子應供後,耶舍的慈母
也皈依佛陀的座下,作為在家的信女,過著家庭佛化的生活,是為佛陀優婆夷弟子的第一人。

佛陀到處傳播菩提的種子,不知不覺都漸漸的發芽!耶舍的朋友約有五十人,受了佛陀慈悲
智慧及道德的感召,也都皈依佛陀作出家的弟子。

佛陀把要教的都教給他們,有一天,佛陀對這五十多位弟子說道:

『你們依著我的教示奉行,一定能夠渡過生死的河流。若能行化各方,就可受世間上的供養。
世間上有無數的眾生,迷在生死的岸頭,很需要救生的船師救濟。你們願意做一個船師嗎?

『實在說來,一切眾生的痛苦,像給熾烈的大火燃燒著,要想消滅這個火,唯一的辦法除施以
淨水以外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你們不要長住在一處,你們應該到各處遍灑這甘露之水似的教法。

『我現在也要和你們暫時告別,我要到伽耶山去,離那裏不遠,有一位名叫優樓頻羅迦葉的苦行
仙人,他的修行和名望很高;非常受世人尊敬,很多修道者,都認為在他的門下苦練修學而
引以為榮,我想即刻先去濟度他來棄邪歸正!』

佛陀吩咐以後,五十多名弟子,歡喜踴躍,依教奉行,因此就隨緣往各方出發,開始過他們
自利利人的第一次佈教生活!

轉載自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biography/Sakyamuni/23.htm


[ 本帖最後由 水明珠 於 2010-1-22 12:47 編輯 ]

TOP

三迦葉棄邪歸正

佛陀現在是獨自一人,踏著莊嚴而穩重的步伐,漸漸的走上勝利的大道。

佛陀走往伽耶山的途中,路過一座苦行林,他在樹下靜坐了一會,像等待著甚麼似的。

那時有一個拿了很大包裹的女人,從佛陀的前面過去,佛陀並沒有注意分別。
後來稍停不久,見到很多高大的漢子走來,他們見到佛陀,都異口同聲的問道:

『剛才您有見到一個拿著東西的女人從此經過嗎?』

『我沒有注意,你們找她做甚麼?』佛陀反問他們。

『我們這一行共三十人,同住在離這裏不遠的森林之中,我們二十九人都有妻子,

只有一個人至今還是孤獨的沒有娶親。我們非常同情,因此昨天就為他尋來
一個女人,那知道不是普通的女人,說來真不怕人見笑,原來她是一個賣婬
的妓女。她在一夜之中,講些無恥的話,把我們三十個人都誘惑了。今天起來,
看到我們的東西都給她拐逃,因此這時要追趕她,要把她找回來,您究竟
有沒有見到她呢?

佛陀默默的,靜靜的看著他們,然後說道:

『是這樣一回事嗎?我來問你們,你們自己的身體要緊呢?還是女人和

東西要緊呢?』

這幾個人給佛陀這麼簡單的一問,放逸慣了的身心像返本歸源一樣,都被這一問

而深切的感動,佛陀像是不可思議的權威,像是精神界的君王,每一個小的動作,
每一句語言,都能深刻的印入人們的心版之上。

『自己的身體比甚麼都要緊。』這一群男人回答,像都清醒過來。

『那你們不要再去追趕女人,你們來找自己的心才是要緊的大事。』

『有甚麼辦法找心呢?』

佛陀又為他們說四聖諦的苦集滅道,他們都皈依佛陀作弟子。

TOP

佛陀和他們分別以後,有一天,又到了他曾經修道過的伽耶山尼連禪河邊的時候,
已經是日落黃昏了。

佛陀過去在這裏默默的隱居著修行,他知道這裏的環境,當他到達時就去往訪住在

這兒的一位拜火教的首領優樓頻羅迦葉,他有弟子五百人,國王大臣對他都很尊敬。
他聽到佛陀光臨,就很客氣的出迎,佛陀也向他合掌招呼。佛陀說道:

『我是從波羅奈國而來,現在我想到摩竭陀國去,今天晚了,我想在你這裏借住一宿!』

優樓頻羅迦葉回答佛陀道:

『我看您的樣子,也像是一位不平凡的修道者,你要在敝地借住一宿,這本沒有

    甚麼關係。不過,我這裏住的地方,有是有的,但因那間房子中既放著我很多拜火
    的道具,而且又有一條很大的毒龍。住進那間房子,簡直就是和生命開玩笑。
    在我是沒有甚麼關係,為了您的安全,我得老實的回絕您好。』

佛陀聽後,微笑著說道:

『有毒龍嗎?那也沒有什麼關係,請你無論如何借我住一宿,天黑了,實在沒有

    地方可去!』

優樓頻羅迦葉指著一個洞窟似的石室,佛陀就安然的進去,優樓頻羅迦葉和他

很多的弟子都以為佛陀自尋死路,真是一個傻瓜,更有些弟子說這是應該的,
大家都預料佛陀馬上就會逃出來。

佛陀是人間的覺者,他的一切並不願神奇怪異的與世間不同,他只是泰然的安坐

石室之中。因佛陀是解脫的超人,他知道毒龍對他不會有害意,後來,
毒龍果真昂頭吐舌,捲曲來回的游著,但對寂然不動的佛陀,絲毫沒有惡意。

第二天,佛陀很平常的從石室中安然出來,口裏還說著:『心若清淨的話,

一定不為別人所害。』聽到此話的人,還見到佛陀的後面放光。

優樓頻羅迦葉心中思惟著:「這絕不是一位普通的人,他一定是一位超凡的聖者,

難道他是為了征服我而來的嗎?」他心下這麼一想,不覺就慌亂起來。

佛陀又很有禮貌的問優樓頻羅迦葉道:『可以暫時讓我在這裏修行嗎?』

優樓頻羅迦葉聽了並未深疑,他此刻又以為佛陀很尊敬他。

佛陀住下來以後,適巧當時有一個地方舉行很盛大的祭典,聚集成千成萬的人,

被請為主祭的優樓頻羅迦葉,心中很怕人們見佛陀,因為他知道佛陀是有
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能攝服別人。佛陀早就知道他的心,所以到這一天,
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沒有人見到佛陀,後來惹起優樓頻羅迦葉的懷疑,他就問
佛陀昨天是到甚麼地方去的?佛陀和顏悅色的看看他說道:

『我知道你的心中希望我不要給人看到,所以我也就不給別人見到我。我老實

   對你講,你還沒有覺悟到人生的真諦,你還充滿嫉妒的心。以你這麼一位有人格
   的人還存有嫉妒的私念,從你修行的方法看來,這本不足為怪。你在拜火以前,
   如果不斷這個念頭,你永遠不能證得涅槃!』

佛陀這麼一說,優樓頻羅迦葉起初聽時大吃一驚,他想反問佛陀為什麼這樣說,

但他知道這樣問他反而顯得無智,他只得坦白承認的說道:

『對啦!我很慚愧,你說得一點不錯。我知道你已經是成就佛陀大行的聖人,

   我聽說您過去在這不遠的地方修行,可惜我沒有見過您。您比我還年輕,
   但您的智慧、道德都比我佔優勢,但是,我又不願意承認。現在我對真理變成
   一個不忠實的人,我現在唯有誠懇的拜在您的座下,希望您收我做您的弟子,
   洗去我心裏的塵垢!』


TOP

佛陀點頭稱讚道:

『好!優樓頻羅迦葉!我知道唯有像你這樣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不過,

   信仰你的弟子很多,你還是和你的弟子們商量商量以後再說罷!』

優樓頻羅迦葉聽了佛陀的吩咐,當時就集合他的五百弟子,堅決的向他們說道:

『我到現在才明白我的往日全非,我現在已經逢到宇宙之光的佛陀,我已經是佛陀

    的弟子。我希望在佛陀的座下洗去我心上的塵垢,使我能趨證到涅槃。佛陀說,
    心不清淨,是不能滅除一切苦惱,我們祭火而心中仍然充滿垢穢,這樣的修行,
    又有什麼意義呢?當佛陀初來的時侯,我就覺得他不平凡,超過我多多,可是,
    愚癡矇覆我的心,我還不肯在真理之前屈服。現在,我仔細的思惟再三,希望你們
    也能一起和我皈依佛陀做弟子吧!』

這五百名修道者──優樓頻羅迦葉的弟子,聽老師這麼一說,給佛陀的威德都

深深的感動,都發誓願意跟隨老師,永遠作佛陀的弟子。

優樓頻羅迦葉非常歡喜,從此和弟子們,投身於佛法的懷抱中,做了佛陀的常

隨眾弟子。他把事火的道具,全部拋入尼連禪河中。

道具隨著流水往下流去,一直流到優樓頻羅迦葉的兩位弟弟的地方來。

優樓頻羅迦葉的兩位弟弟,一名那迦葉,一名伽耶迦葉,他兩個人,也是事火教

的教徒,各有弟子二百五十人,這一天見到長兄的事火所用的道具,從尼連禪河
的上游流來,以為發生什麼意外的事情,不覺茫然傷感的流下淚來。

  他倆猜想長兄一定發生甚麼不尋常的事,難道給國王驅逐了嗎?國王那裏敢

對神聖的仙人這麼無理呢?那麼給山賊殺害了嗎?山賊有這麼大膽麼?
他倆想來想去,還是想不出一個原因出來。

TOP

他們帶著驚怖的心情,星夜趕到長兄的住所來。走進長兄的苦行林,就見到
一向被自己尊敬仰慕著的長兄,以及長兄的五百弟子都改作沙門,頭上剃光
鬚髮,身上穿著黃色袈裟,他們二人見到以後,竟閉著眼連連搖頭,不忍再看。

他們二人,在轉念之間,又情不自禁的氣憤起來,向優樓頻羅迦葉說道:

『大哥!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呢?你是聽到甚麼人的話而墮落到如此?你所悟的

    智慧,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你相比,天下的尊敬都集中在你一身,你為
    甚麼    要聽信他人的教,這麼輕易的改變你的信仰?過去我們有你這麼一位
    長兄,    覺得無上的榮耀;現在我們真感到做你的弟弟非常的可恥!』

優樓頻羅迦葉聽到兩位弟弟的責難,他毫無氣惱,更心平氣和的說道:

『弟弟!你們來了,好得很!我正預備要去訪問你們。不錯,正如你們所知道的,

我現在已經改宗信仰佛陀了。我以前也絕對不會想到自己會變成這樣,所以你們
想到不可思議,這是不怪你們。是的,我聽到佛陀的一席話,我就從迷途上走向
正道來,我到今天才像從黑暗中見到光明。我很歡喜我活到現在,我在今生能夠
皈依佛陀,這是多麼難遇的因緣!在過去,我還沒有逢到佛陀的時候,和你們的
想法一樣,以為自己的修行,已獲得正覺,可是逢到佛陀以後,才知道自己的內
心仍然充滿著塵垢,你們要知道,內心不淨,怎麼能解脫生死呢?我活到這麼大
的年紀,從來不曾有過像皈依佛陀以後這麼安靜。

『你們不必有高而且深的我慢,佛陀有大的神通,大的智慧,絕對不是我們所能

及得上的。我現在受著國王的崇敬,全國人民的供養,其實我還沒有斷除根本的
生死,這有什麼可值得榮耀高貴呢?我感到榮幸的是現在逢到大聖者的佛陀,
在他的教導之下,我相信一定能達到我們修行者日夜所祈求的目的。

『弟弟!我執不要這麼深厚,你們也知道我的智慧,我尚且知道改邪歸正,你們

憑什麼還要執迷不悟?難道願意永久陷在塵垢之內、生死淵中?』

優樓頻羅迦葉的這一席坦白誠懇的話,說得兩位弟弟啞口無言。他知道弟弟是相信

自己的,因此就把他們帶去求見佛陀。當他們見到佛陀的時候,佛陀那無限深廣的
威嚴和慈悲,他們一見之後,心中不覺也生起崇敬來,他們此刻才真的知道長兄的
改宗並不是沒有理由。

他們聆聽佛陀的法語以後,更加佩服,所以就很歡喜的要求佛陀憐憫他們,讓他們

帶著弟子一起改宗歸投在佛陀的座下。

佛陀集合迦葉三兄弟並弟子一千人,就以火譬喻說教道:

『弟子們!種種的妄想,就像一塊打火石,會引起種種愚癡的黑煙,熾烈的燃燒起

   貪慾與瞋恚的猛火,使一切眾生受害受苦。

『這愚癡、貪欲、瞋恚,就是三毒的煩惱之火,眾生因為燒起這三毒之火,所以就

    輪迴在老病死的苦惱之內,在生生死死的世界中從此就不能解脫出來。

『諸比丘弟子!這三毒猛火是苦的根源,是以我為本。要想滅除這三毒的猛火,必須

   先要斷除以我為本的執著。這個根本的我執能夠斷除,三毒的火煙才會消滅,輪迴
   在三界之中的一切苦惱,也就自然而然的消除了。

『諸比丘!厭棄生死的火宅,遠離三毒的猛火,進一步還要把內心中三毒的烈火完全

   息除,不要沉迷於生死煩惱的家中,這才是最要緊的大事!』

這一千個弟子,聽佛陀的開示,歡喜讚嘆,息除一切煩惱之火,暢遊在解脫的境界之中。

佛陀說法以後,就領著這一千名弟子,應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昔日的邀約,向摩竭陀國

的首都王舍城而來。

佛陀帶領弟子走後,留下迦葉的這座苦行林,人去林空,寂寞蕭條,風兒吹動著樹梢,

鳥兒也很少飛來啼叫,這座苦行林,從此失去了迷妄的榮耀!

轉載自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biography/Sakyamuni/24.htm

TOP

頻婆娑羅王的皈依

現在說到佛陀離開尼連禪河優樓頻羅迦葉的苦行林,有一天來到靈鷲山頂,
這裏茂林修行,花卉爭艷,是一個風景美好的地方,佛陀就暫時在這裏住下
來休息。王舍城的人民,對於佛陀光臨的消息已很早獲知,他們都準備要
香花歡迎於道旁。尤其社會上一些敏感的人,知道三迦葉兄弟皈依佛陀
經過,都在談論不休。輿論界更是驚奇的讚仰佛陀,這些出人意料的消息,
就這樣傳入國王的耳中。

摩竭陀國的國王是頻婆娑羅王,他聽到佛陀光臨到他的國土,歡喜興奮異常。

他回憶起十多年前,佛陀經過他的首都之時,那時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
他曾願意分半個國家給他。想不到昔日的太子,今日真的成為佛陀。當初,
他曾要求太子,請他證悟後,一定先要來救度他,這預言今日竟能實現,
在頻婆娑羅王的心海之中,感到真是千生難遇萬劫難逢的幸運。

頻婆娑羅王希望能早日拜見到佛陀,當即派遣使者往靈鷲山頂上去迎接,

自己帶著大臣、眷屬、婆羅門,恭迎在王舍城外的竹林旁。頻婆娑羅王
一行人等遠遠的看到佛陀來時,那佛陀的面容是多麼的莊嚴啊!態度是
多麼的安靜呵!他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斷除慾望的智者。等到佛陀走近
的時候,他帶領群臣、眷屬,向前頂禮佛足,表示慰問法體的安康,
也表示他們內心誠摯的敬意。

佛陀慈悲的微笑著,以答謝他們的歡迎,然後就和頻婆娑羅王並排著進城。

佛陀的威嚴端莊,頻婆娑羅王不知道如何向佛陀問答才好,他在佛陀的

大威力之下,唯有低頭不敢多言。

進入城中,街旁的民眾,夾道歡迎,頂禮膜拜,高聲歡呼,佛陀都留意的

一一微笑招呼。經過數條街道,即至王宮,等到大家在王宮中安坐以後,
佛陀向頻婆娑羅王說道:

『大王!分別以後,身體很好嗎?治民很如意嗎?』

『佛陀!受您德光的庇照,一切都尚堪告慰。佛陀!我現在有一個問題,

   很冒失的想請佛陀開   示,以除眾人的疑惑。這就是此刻坐在佛陀身旁
   的優樓頻羅迦葉道長,他是我們全國所尊奉崇拜的修道者,他既有勝德
   威名,也有很高的年齡,對於他做   佛陀的弟子,把事火的器具遺棄,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都很想知道。』

佛陀看看優樓頻羅迦葉,示意他來回答頻婆娑羅王的問話,因此,優樓頻羅

迦葉就回答道:

『大王!對於你請示佛陀的這個問題,我很高興講解給你知道。除你以外,

   也有很多的人,從過去直到現在,對我的隆情厚意,對我的拜火而信奉,
   我也想告訴他們。

『大王!佛陀實在是三界人天的導師,是四生有情的慈父,不是我們所能夠比擬。

   像我長到這麼大的年齡,還沒有死去,能夠加入佛陀的弟子群中,真感到無限的
   歡喜和榮幸。我為甚麼要把拜火的器具拋棄而皈依佛陀?這是我明智的抉擇,
   也是佛陀的威德感召。過去,我以事火為功德,相信這精勤的苦行,可以生到
   天上去享受五欲的快樂,但這並不能離開貪瞋癡的煩惱。就是生到天上去,
   一方面在享受快樂,一方面還是要恐懼老病死的可畏。事火是為的求生,有生
   就有老病死,如果能有一個法門,使我們不生,進入涅槃,那不就是沒有老病死
   了嗎?那不就是一個自由解脫的地方嗎?

『大王!如果沒有大慈大悲的佛陀,我無論如何不能從愚癡的事火教中走出來。

   沒有拜見佛陀以前,我以為事火是最上的神聖修行,自從聽到佛陀的教示以後,
   我才知道事火是增長迷的因。所以我在服從真理的原則之下,就捨棄事火的苦行
   而皈投在佛陀的座下,我的弟子也和我一樣想法。我做人、修行,一直到現在,
   才感覺到我的心  有了著落。』

優樓頻羅迦葉坦白說出他內心的真誠之言,以及讚美佛陀巍巍的功德,頻婆娑羅王

聽得嘖嘖稱讚,他又再對佛陀說道:『佛陀!我聽到優樓頻羅迦葉的敘述,我也和
一樣,我感覺到很歡喜也很榮幸,我今日能再逢到佛陀,實在是三生的幸運。
現在請求佛陀明察我們下根的人,講一點我們能領受的法語聽聽好嗎?』

佛陀慈悲的說道:

『大王!我現在說一點關於我們自己的身體給你聽聽。我們身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意等

   的一切作用和活動,就是生死起滅的原因。若能深深了解這個生死,那就不會執著。
   對一切法都能生起平等的觀念,那時才能認識我們自身的真相,這個真相,就是
   所謂 無常之相。

『可是,若人真想究竟洞悉這無常之相,並不是容易的事。因為人有意識的存在,

   所以生出種種的慾望。慾望、肉體、心,都是生滅的,都是不能常住的。大王!
   你知道我們的身體是無常的嗎?假使你知道一切色心之法,是無常的,是不安的,
   是虛幻的,是皆空的,那就沒有「我」的迷妄,沒有「我所有」的束縛。
   明白「我」是無常的,「我所有」是虛假的,沒有「我」和「我所有」就不會生苦,
   也不會受束縛。把握這一點,就是一個清涼的去處,就是一個解脫的地方。』

TOP

佛陀從他大智覺海中流露出的法語,是他認識自己,認識宇宙的真實之言,
頻婆娑羅王聽到這裏還不能完全瞭解,他插上來帶著驚奇的口吻請問佛陀道:

『哎唷!佛陀!你說沒有我,那麼果報是那一個來受呢?』

『大王!你再想一想:誰來受果報呢?我告訴你,還是眾生自己要來受果報的。

   不過要受的果報,這也是如幻的。大王!你應該為自己的幸福打算?抑是應該
   為人民的幸福打算呢?你應該為自己的不幸著想呢?抑是應該為人民的不幸
   著想呢?究竟那樣才是王應想的呢?你要知道:當我們的心與境相遇的時候,
   這只是空與空的聚合。好比石頭與石頭相碰以後發出的火花。大王!火花是石頭
   的東西嗎?還是誰的東西呢?你照如此去想也就明白。

『人間在還沒有生我以前,就已經有我呢?還是死後有我呢?睡眠的時候是我呢?

   還是午夜醒來時是我呢?心裏沒有掛礙是我呢?還是身體上有故障是我呢?所以
   仔細的想起我時,不過同於石與石相撞而發出那瞬息的火花,但石頭不就是火花,
   等於水中有時起了泡沫,但水並不是泡沫一樣。

『假若一定要說有我,那又何必要苦苦的修行呢?假若一定要說一切都沒有,為什麼

   要求解脫呢?老實說,在這個世間上,「我」沒有所作,也沒有作「我」的主宰,
   一切都在隨著自業流轉而已。

『人有主觀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向外攀就有客觀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所以

   結果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由於心與境遇合的六識,因此那不如意的煩惱之
   我也就生起那老病死的循環。貪瞋癡的無明,都是起源於這個我,好像石頭與石頭
   相撞擊的時候,有時有火,有時無火,但石和石不相撞時,就不能說石頭是火。
   大王!這很小的事情,我為了要明白,經過了多年的修行。大王!離開我執,不是
   容易的事,可是不離我執又是錯誤的、愚癡的、顛倒的。

『忘了我而只為一切眾生,再忘了我及一切眾生而進入不動心的領域,把心擴大與

   宇宙一體時,那就是「我」進入涅槃之時,大王這才是人間本來的實相,那個地方
   才沒有生死。』

佛陀講到這裏的時候,頻婆娑羅王和一切聽眾,內心清涼,得到無上的喜悅,

得到法眼淨。頻婆娑羅王歡喜非常,大眾也感動得流著眼淚,他們都皈依了佛陀。

轉載自: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biography/Sakyamuni/25.htm

TOP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頻婆娑羅王迎接佛陀住在王宮中,得到無上的法樂,他心中老是想著不知如何報答
佛陀才好。

忽然,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浮現在他的腦內,那竹林之中,寂靜雅潔,很富有園林

的優美,在那竹林中建築一座精舍贈送給佛陀,他想佛陀一定也很歡喜。有一天
他向佛陀說道:

『佛陀!世間究竟的真理,從佛陀大覺海中流出,我每聽佛陀說法以後,內心總覺

清涼。記得在十多年前,當佛陀路過我國的時候,我就看出佛陀不是一位平凡的人
物。後來我知道佛陀在伽耶山修習苦行六年,我終日在盼望著佛陀得到正覺以後,
就來向我說教,現在能滿足我的宿願,我真不知如何形容我內心無限的歡喜。現在,
我看到佛陀像是將要離別我的王宮,又要遠遊的樣子,我真焦急得快要張惶失措,
我不知如何才能挽留住佛陀,以便我們這些凡愚的人常能親近座前,聽聞正法。
佛陀已經知道迦蘭陀竹林是一個清淨幽美的地方,我想在那裏建一座精舍,
供養給佛陀長期安住和說法。這是我的誠意,我帶著滿腔殷切的熱望,
願佛陀能夠慈悲接受!』

佛陀慈悲的回答道:

『你就開始興工吧!我很歡喜的接受!』

頻婆娑羅王當即傳下敕命,命令臣下迅速的在迦蘭陀竹林為佛陀建築一座精舍。

精舍不久完成,計分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樓閣,七十二講堂,

定名竹林精舍。頻婆娑羅王親迎佛陀及諸弟子住於精舍之內,佛陀很高興的說道:

『布施是去除貪欲,忍辱是壓止瞋怒,智慧是遠離愚癡,布施、忍辱、智慧,

    這三者是能進入涅槃之門的路徑。

『說到布施,不一定是財寶,見到別人布施,心亦隨喜,將來所得的果報,

   和布施的人相同。』

佛陀講這話的時候,那佛陀的慈祥和靄之光,完全流露在面上。

有的是能夠布施的人,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有的人雖然是知道而沒有

力量去布施,可是只要他見到布施的人而心生歡喜,這也和自己布施相同,
一樣可以得到福報功德。像這樣的事什麼人都可以做到,因此接受佛陀的慈愛
憐愍,是什麼人都可以的。佛陀是人間一個真正的宗教家,他什麼人都要救度,
不限於有金錢財富的人。「看到他人布施而心生歡喜」,佛陀指示的法語,
足為千千萬萬年後的我們來深思和讚美!

佛陀帶領著一千餘名的弟子,住在竹林精舍裏,這些弟子們都以佛陀為中心,

共同過著像漸漸形成的僧院生活。在佛陀還沒有到王舍城來以前,已有很多皈依
佛陀的弟子,他們奉了佛陀的慈命弘化在各方,這時都陸續歸來。當他們走進
竹林精舍,看到那些佛陀的眾多的弟子,現在都是如兄如弟,他們每個人都非常
的歡喜!

佛陀也很歡喜他們的歸來,和他們一一敘說別離之情,並詢問他們弘化的狀況。

TOP

佛陀接受頻婆娑羅王贈送的竹林精舍,在弘化的事業上,一方面得到不少的方便,
但一方面卻引起一些人對佛陀開始嫉妒、反應、輕蔑起來。可是,在以慈悲包容
一切的佛陀,仍然有著很多人從各方趕來皈投到佛陀的懷抱。佛陀在這初期傳道
的期中,能得到竹林精舍是一件大事,但比這更大的事,還是要算得到兩位弟子,
一名舍利弗,一名目犍連。他們後來輔佐佛陀將正法教化人間,對佛陀教法的弘傳,
其功勞足為我們後人效法、景仰!

舍利弗,本來的名字叫做優波室沙,目犍連叫做拘律陀。他二人有著世間稀少的

聰明和學問,起初是共依當時學術界權威的刪闍耶為弟子,後來覺得不夠所學,
和刪闍耶離開。他二人也各有著一百人弟子,這些弟子也以為除自己的老師以外,
再沒有人能在學問和道德上勝過他們的老師。因此在舍利弗和目犍連的心中,
就傲然的以為世界上沒有比他們再聰明的人。

有一天,舍利弗獨自行走在街上,遇到佛陀的弟子阿捨婆誓,看他出入在王舍城

中乞食,他那威儀靜肅的風度,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的修道者。舍利弗帶著
一股好奇的心情,很有禮貌的詢問道:

『請問你這位修道者,你是住在什麼地方?什麼人是你的老師?你的老師向你們

   說些什麼道理?』

阿捨婆誓謙虛的答道:

『我住在竹林精舍,是釋種出生的佛陀的弟子,我的老師是具有一切智慧的人天

    大導師。我出家的時間不久,還不能完全領受,所以我不能宣說老師的甚深
    微妙的法理。不過,我可以憑著我淺智所學的一二,大略的回答你一些。
    我的老師常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又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阿捨婆誓這樣簡單的說了佛陀的兩句法語,聽在聰慧的婆羅門的舍利弗的耳中,

像有一輪光芒萬丈的慧日,把他心中的一切疑雲驅散,其得到無上法樂的歡喜之情,
自非筆墨可以形容。

舍利弗心中想著,他常修行考察,以為一切因及無因,雖然都是無所作,但那是由於

自在天的意思而形成。今天從佛陀弟子的口中,聽到因緣法,明白到一切諸法不是人作,
也不是天作,而是從因緣所生,也是從因緣而滅。這因緣啟示他「無我」的智慧,
斷除他微細的煩惱。他越想越覺得佛陀真是偉大。自己多年的苦修,實在是無益的,
真理之光,好像到今天才從阿捨婆誓的口中看到。

TOP

舍利弗和阿捨婆誓兩個人好像是百年的知己,竟忘記時間,邊走邊說,談得非常投機。

舍利弗心中感到非常愉快,更感激阿捨婆誓,他對於阿捨婆誓口中讚美佛陀,真出乎

他的意料之外,想不到世間上還有這麼一個人。他胸中的冰塊,像給春陽照得已完全溶
解。他和阿捨婆誓約定,一有機緣他就要去拜見佛陀。他向阿捨婆誓頂禮以後就告別回家,
一直向老友目犍連的住處而來。

目犍連一眼見到舍利弗那歡喜得忘形的樣子就問道:

『舍利弗!你怎麼今天這樣歡喜呀!難到你得到什麼法寶了嗎?』

『目犍連!我現在知道一個偉大的人物,足可以做我們的老師!』舍利弗的面容洋溢

   著得意的微笑。

『舍利弗!你不要這麼小看了自己呀!世間上那裏還有這樣的人呢?』

『目犍連!的確是有呀!他就是佛陀,是的的確確的佛陀!我們所要求的人就

    要逢到了。』

舍利弗把聽到阿捨婆誓說的佛陀之法,一一轉告目犍連。講話時的舍利弗,與聽話時的

目犍連,都歡喜得涔涔的流下眼淚。

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連帶領各人的弟子,一起走向竹林精舍去拜見佛陀。

佛陀一見就非常歡喜,佛陀感覺到自己證悟到現在,所說的話,才真正有了瞭解的人。

自從舍利弗和目犍連帶領弟子皈依佛陀以後,很多的人都想跟隨佛陀出家學道,社會上

知道佛陀的感化力太強,人人都恐懼自己的子弟去出家,更有的怕佛陀的弟子多起來
勢力太大,因此批評的風聲也就隨之而起,他們都批評說:

『沙門釋迦牟尼,擾亂我們的家庭,斷絕我們的宗嗣,把我們的子孫都誘惑去出家。

    那優樓頻羅迦葉三兄弟,還領了一千弟子皈投在他的門下。他是從母親的手中奪去
    孩子,從賢妻的身旁奪去丈夫,才會感到滿足。』

這些批評的風聲,給佛陀的弟子走在街上時一一的聽到,知道人人發怒,也們把外面

的閒言,很詳細的報告佛陀。佛陀聽後很安詳的說道:

『外間批評的那些言論,是不會長久的,可能會有六、七天,以後就不會有人批評了。

    你們不要掛念於心,看這個世間,應該豁達些才好。你們以後再逢到這樣批評的人,
    你們就照我下面的話答覆他們:「真人的佛陀,是引導人們了達人生的真理,非但是
    叫人要做人,而是叫人更要做一個完美的超人。學佛並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奉行佛陀
    之法也是一樣。」』

佛陀的弟子,朝晨乞食,行走在街上,聽到一些非難的言詞時就把佛陀吩咐的話向眾人

宣說道:『真人的佛陀,是引導人們了達人生的意義,明白人生的真理,非但叫人做人,
而且更要做一個完美的超人,學佛並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奉行佛陀之法也是一樣。』

社會上的群眾,聽到佛陀弟子的話,再回想回想,果真不到七天,這些非難的言詞沒有人

提起,大家對佛陀的先見之明,更是五體投地的佩服。

有一天,佛陀暫時離開竹林精舍,登上靈鷲山,入定在豚崛洞的時候,住在這兒的舍利弗

的舅父長爪梵志(摩訶俱絺羅)聽到這個消息,特別前來拜訪,他是異教中一位很有名位
的仙人,知道侄兒舍利弗的改宗,對佛陀的威德就非常嚮往,這一天他在拜訪佛陀的時候
對佛陀說道:

『我還沒有認識一切!』

『沒有認識一切,就已經認識一切了。』佛陀微笑著回答。

長爪梵志給佛陀這一說,沒有一句話可以回答,佛陀又說道:

『肯定一切的人,就是否定一切的人;肯定某一項事物的人,就是否定某一項事物的人。

   肯定一切,很容易給貪欲拘囚起來;否定一切雖然能夠遠離貪欲,但太固執這個否定,
   也是一種執著。捨棄一切的肯定與一切否定,那才是真理的認識。』

長爪梵志,聽到佛陀這些簡潔的至理名言,很感到自己不足的羞愧,他也很誠摯的作了

佛陀的弟子。

佛陀度了長爪梵志以後,又回到竹林精舍中為諸比丘說法。

萬川流入大海,佛陀的慈悲、德慧,像一片汪洋無邊的大海,千萬條的河流都向大海

流來,大海中的水量雖然在不停的增加,但一點都不會溢出來,靜靜的容納,靜靜的
交流,大海究竟有多大,誰又能預測呢?

佛陀的清淨法身是解脫自在的,但佛陀應化的肉體並不是不死之身,如果佛陀
假因緣
和合的丈六金身的身體是不壞的話,則佛陀闡明的那些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會自語相違。
有為的法是無常的、無我的、生滅的,即使成了佛陀,只要他有為的色身住此世間,
就要應順法的自然性,就不能與法的自然性相違。

有一天,佛陀示現疾病,他靜靜的休養著。病訊給頻婆娑羅王知道以後,就趕快叫御醫

耆婆前來為佛陀治療。耆婆一向是尊敬佛陀的人,他很高興的為佛陀看病。本來,在
耆婆的心中,老早就掛念著除了佛陀以外,佛陀的弟子們,穿著的衣服,既不講究
清潔;吃喝的飲食,也不講究衛生;可是他沒有勇氣,也不敢向佛陀進言。

佛陀病好以後,御醫耆婆老想送一樣禮物供養佛陀,他思來想去,不知要送甚麼禮物

才合適,他後來想到他過去替鄰國的大王醫病,那大王曾報酬他一件上等的衣服,
那衣服是王者穿的,唯有佛陀才配穿著,他把衣服呈獻給佛陀說道:

『佛陀!我自從拜見佛陀以後,我就掛念著一件事情。佛陀常說,在這個地上比較

    寶貴的就是我們的身體,可是我看到佛陀的弟子們常穿著襤褸的衣服,這站在我們
    醫者的立場,無論如何解釋都是不合衛生。這件衣服是鄰國大王的賞賜,我希望佛陀
    接受我轉贈的供養,給我種一點福田,我更盼望著,就是請佛陀叫比丘們從此不要
     穿襤褸的衣服。』

沒有執著的佛陀,很歡喜耆婆的厚意,他著人傳話給諸比丘弟子說:

『穿著的衣服,無論新舊,一定要樸素清潔,要經過日光消毒。如果心為綺麗美觀的

    服裝所染,固非所宜,若一定要穿著襤褸的服裝以示學道,也是不當。』

佛陀的話傳出去以後,王舍城中的人民,都爭著做許多衣服贈送給比丘大眾。

TOP

供養佛陀及弟子們的人多了,這風聲傳進一位大富豪的耳中。

這位富豪是住在離王舍城不遠的摩訶沙羅陀村,名叫大迦葉,聰明博學,富甲天下,

是婆羅門中最傑出的人物。當佛陀在竹林精舍說法時,他每次都前往聽講。佛陀的
德慧,終於漸漸的打動他的心,他也想跟佛陀出家。有一天他在歸途上,走近
王舍城的多子塔邊,在那株大樹枝葉交錯的地方,他奇怪佛陀也在那兒靜坐。
他看了又看佛陀的肅靜和威嚴,終於覺得不去禮拜不成。他在佛陀的座前合掌頂禮
以後,非常懇切感動的說道:

『佛陀!我的大師,請接受大迦葉的皈依,大迦葉從此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知道大迦葉的信念,說道:

『大迦葉!你真是我的弟子,我確是你的老師。在這個世間上如果沒有證得正覺的人,

    是受不起你做弟子,你跟我來吧!』

佛陀靜靜的站起來,往竹林精舍的方向走去,大迦葉跟在佛陀的身後,他恭敬感動的

眼淚不住涔涔而下。

佛陀回過頭來看看大迦葉,然後說道:

『我早就知道今天是你得度的日期!很好,未來佛法的流傳,用著你的地方非常之多。』

佛陀度化大迦葉以後,王舍城的佛法,已經打好基礎,靈鷲山的精舍也成於此時,

國王學者,紛紛的皈投而來,佛陀的教化,更是普遍各方了。

轉載自: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biography/Sakyamuni/26.htm

TOP

祇園精舍的建立

佛陀在竹林精舍,環繞在左右的弟子,逐漸的加多,弟子多了,發心供養的人也
是與日俱增。

一天,王舍城中有一位首羅長者,承受佛陀的教化,發心備辦豐富的餚饌,

想在第二日請佛陀到他家中來受供。

就在這前一日的晚上,首羅的知友須達長者忽然從舍衛城遠道而來,為他第七公子

向首羅長者的千金求婚,他一面和首羅長者寒喧,一面見到主人家中的僕人穿梭來往
的忙著。再一注意,庭院整潔,掛燈結綵,茶水飯菜,像是準備歡迎甚麼貴賓,
他驚奇的忙問首羅長者道:

『我的好友首羅長者!我看到你們尊府的情形,禁不住心中生起疑惑,我請問你,

你閤府上下今日這麼喜氣洋洋的忙碌,是貴國的大王就要光臨呢?抑是府上那位少爺
和千金要辦結婚的大典呢?』

首羅長者聽後,微笑著回答道:

『善良的老友!你懷疑的問話都猜測得不對,國王的御駕親臨,以寒舍的情況,

隨時都可以迎接,至於說到兒孫的婚典,那裏要我這麼煩心?』

『那麼,府上為甚麼要如此隆重的鋪張呢?我不敢這麼想,難道你的隆情厚意是為了

我的遠道而來嗎?』

『非常對不起我的老友,』首羅長者答道:『我實在告訴你,明日是我們人間救世主

的佛陀,帶領他的弟子們到我的舍下應供,佛陀是住在竹林精舍,現在已經來到寒林,
我正在想著明日怎樣來迎接供養佛陀和他的弟子。』

須達長者聽了首羅的話,這天晚上,想要入睡也沒辦法,他還沒有見過佛陀。可是佛陀,

老是離不開他的腦中。他受不住起伏在腦海中的對佛陀渴仰的思潮,他輕輕的起來,
想不給首羅長者家中的人知道,先到林中去拜見一下佛陀,看看佛陀究竟是怎麼樣的
一位偉大的人物!

他不由自主的,像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催促他開門走出來,這時,明月當空,銀色的

光輝映照著大地萬物,萬物都靜靜的在睡眠,須達長者獨步走向寒林。本來,他過去沒有
走過夜路,現在心中多少有點恐怖,但恐怖阻止不了他前進的心。

他漸漸的走進寒林,他非常擔心,他怕見不到佛陀,佛陀這時大概也安眠了。不過,

他想能看看佛陀的弟子也好。



[ 本帖最後由 水明珠 於 2010-2-3 11:04 編輯 ]

TOP

忽然,須達長者見到寒林的附近像也有一個人在月光下散步,他走上前去一看,他立即五體投地的跪下來問道:

『你是不是佛陀?我看到你的相好與眾不同!』

『是的,佛陀就是我。你像是從遠道而來的吧?你叫甚麼名字?』佛陀明知而故意問道。

『我是從北方舍衛城而來的,我的名字叫做須達多,因為我略有資產,歡喜救濟貧窮孤獨的

   人,常給他們的衣食物品,所以國中的人,又喊我給孤獨!』

須達長者在說話的時候,他又望望佛陀,佛陀那完美的人格與風度,真出乎他的想像之外,佛陀的身後,像放射著耀眼的金光。

佛陀就站在寒林裏向須達長者說法,明月照在空中,樹蔭散在地上,須達長者受了很深的感觸,他指著佛陀的弟子們問:

『他們都已經睡覺了?』

佛陀回答道:

『他們每天學道、研究、說法、利人,都很辛苦疲倦,而且,他們的心,沒有愛執,

   沒有煩悶,把心調伏到寂靜的時候,是很容易安眠的。

『給孤獨!你今天的旅途,一定也很辛苦了,來到我這個地方,都是你有著純潔清淨

   的信仰,有著歡欣踴躍樂聞正法的決心,我今夜很高興為你說法:

『你從過去久遠劫以來,積聚種種的善行,有著堅固的信念,一聞到我的名字就

   很歡喜,真是堪受正法的大器。

『你富有無數的財寶,樂於惠施救濟貧窮的人;你能善用金錢,而不為金錢使役,

    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德行。不過,你過去的布施,只是祈求的人天福報。人天福報,
    一樣不是安穩寂靜解脫的勝境,若是有「我」的這種樂,那也是不久常的。比錢財
    更進一步的布施,是至心施、精進施、時施、寂靜施、無畏施,才是莊嚴我們德行
    的法門,才是步上自由光明解脫的大道。』

[ 本帖最後由 水明珠 於 2010-2-3 11:06 編輯 ]

TOP

佛陀在向須達長者說法時,很多弟子也起身圍繞在身旁注視傾聽,這時,大地是靜靜的,
四野沒有一點聲響,唯有佛陀的法音迴蕩在空中。

不過,須達長者還有一個問題懷疑在心中,他問佛陀道:

『慈悲的佛陀!我今日聆聽你的指示,像是開啟我的慧眼,對於布施,我又有更進

    一層的瞭解。我過去只求短暫的人天福報,這種迷妄的黑雲,好像今天給一陣秋天
   的厲風吹刮得無影無蹤。可是,我們往日都是崇奉自在天神的,說世間上的一切,
   都是自在天神所造作的,天福即使是短暫的,不究竟的,那麼,自在天又怎能來
   控制世間呢?拜望慈悲的佛陀,再多多的為我開示!』

『給孤獨!說世間上的一切,是自在天神所造作,這是愚癡的邪說!如果真是有自在

   天神能創造世間上一切的話,那麼,世間上為甚麼到處遍滿了罪惡呢?到處都表演著
    災害呢?如果真要說有神創造世間,則更不應有六道輪轉的生死。生就不應該有滅,
    成就不應該有壞。

『假若,自在天神能造一切的話,則人都可以住在家中不要工作,等候自在天神造給

   人們的飲食。人們受苦惱的時候,則不應該怨天,因為自在天可以左右一切的。可是
   事實上不然,人們被苦惱逼迫的時候,一樣的要怨天。自在天既能創造一切,左右一切,
   為甚麼要人怨恨他呢?人們為甚麼不用自力工作就不能維持衣食之需呢?而且,世間上
   很多的人都信奉著很多的神,沒有信奉自在天,自在天的萬能神力又到那兒去了呢?

『再說自在天假若真是自在天的話,就不應該有所作。因為有所作業,就有疲勞,

   有疲勞則不能名為自在。若說自在天是無心而作,則與嬰兒的所為有甚麼分別?若說
   自在天是有心而作,有心於事,即不能名為自在。

『給孤獨!苦樂都是眾生自己業力的感召,自有其因果的關係,諸法都是因緣所生,

   絕非是自在天所作!』

[ 本帖最後由 水明珠 於 2010-2-3 11:12 編輯 ]

TOP

須達長者聽後,歡喜踴躍的說道:

『佛陀!我現在恍然覺悟到昔日全非,我沒有像此刻心中這樣高興過。我願意和首羅

   一樣,從此誓願世世生生皈依佛陀,並且懇請佛陀到我的國家憍薩彌羅國舍衛城去
   說法。到了那裏,一切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等生活上的所需,我的經濟力量
   一定可以供養。』

『舍衛城是在北方,我也老早想到北方去的,可是我的弟子們的人數很多,沒有廣闊

   的精舍不容易安住下來。』佛陀深思似的,又若無其事似的說。

『佛陀!我的國家土地很豐,人情很厚,舍衛城離開佛陀的祖國迦毘羅城也不遠,

   我國的國王波斯匿王是師子族的後裔,以仁愛治國,善護眾生,他和佛陀的父王
   同樣獲得遠近臣民的敬仰。

『佛陀!我就想在我國家的首都所在地,建立一所至少和竹林精舍一樣的精舍,

   希望佛陀憐愍我國下愚的眾生,帶領比丘們一同光臨!』

佛陀知道須達長者發了殊勝的心,很歡喜的讚歎布施的功德道:

『給孤獨!你現在發心行大布施,不存貪慾的執著,不但可以做人間的模範,而且

   有這樣的存心也才能與真理相合。

『你生平樂善好施,因為你知道無常的火燃燒著你財寶的倉庫。儲蓄錢財,絕對不是

    持寶,把錢財用作救人利世,才是真正的儲寶。布施雖是為人,實在也是為自己。
   做人不要過份的貪圖金錢,要過合理的經濟生活,那慈悲恭敬的心念才會自然湧起;
   嫉妒和我慢的邪執才自會消除,這就是布施的力,這就是解脫的因。

『你發心回國建立精舍,這不是金錢布施,這是法寶布施。有人布施的目的,是為希

    求五欲的快樂,或是為好的名聞,或是為免除自己的貧賤,而你是懷了能讓眾生
    得到法樂和解脫而布施精舍,你已沒有愚癡愛執的心,你很有遠大的眼光,你就回
    國趕快動工吧,佛陀一定如你的願望,等精舍完成時,就會前去。』

   須達長者領受佛陀的教導,生大歡喜,即刻禮佛而退,準備即日返國。

TOP

一天,須達長者返抵到憍薩彌羅國的舍衛城,在國中到處探訪適合供養佛陀建立
精舍的聖地,他在探訪很多的地方之中,唯有國王波斯匿王的祇陀太子所擁有的
一座園林,山明水秀,林茂花香,是一個最佳的地方。他知道這座園林是深為
太子愛惜,大概是怎樣請求他出賣也是沒有辦法,可是他不以為是太子的沒有
辦法而就斷念。他終於晉謁祇陀太子,向他提出要求道:

『太子!我想你一定已知道我們印度出了一位偉大的佛陀,他實在是人類的

    救主,是真理的明燈。為要讓我國人民能承受他的法益,永離生死苦惱,赴上
    清淨快樂的領域,我想迎請他前來我們的國家,我要建立一座甘露的寶殿,
    以便給佛陀和他的弟子們安住。

『可是在我們的國中,我尋來訪去,很難找到一個理想的地方。我唯有覺得

    太子的那座園林,是最適宜建立精舍供養佛陀,為我國人民的利益著想,
    希望太子能把這座園林出賣給我,讓佛光早日照到我們的國家來!』

憍薩彌羅國波斯匿王的祇陀太子,聽給孤獨長者要買花園的一席話,對於佛陀

的為人還未完全瞭解,感到很是為難,如果承認給孤獨的請求,那有一個做
太子的把心愛的花園賣給別人?如果不承認他,他是憍薩彌羅國一個有名的
長者,豈不是要使他對自己生起反感?祇陀太子這麼想了一會,終於決定隨便
說一個很大的數目,讓他斷念。因此太子說道:

『給孤獨長者!你也知道我最心愛的就是這座園林,你現在說要請佛陀蒞臨

   我國說法,用金錢向我買園林建立精舍,那除非你能用黃金鋪滿我的園林,
   我才將這座園林過戶給你。』

用黃金鋪地來購買園林,祇陀太子的話並不能嚇住給孤獨長者,他回到家中,

即令家人開下倉庫,用車裝載黃金去鋪園林之地。這樣的至誠,終於使祇陀
太子感動,他向給孤獨長者說道:

『長者,我的園林的土地是賣給你了,但我園中的樹木沒有承認賣給你,請你

   允許我也布施給佛陀好嗎?』

給孤獨長者聽到太子如此一說,知道他已悔悟,心下自是萬分歡喜。他即日又

束裝就道,趕往摩竭陀國竹林精舍而來,他請求佛陀選派一位弟子到舍衛城去,
以便設計精舍修建式樣及督促工程的進行。

最後,給孤獨長者又把向祇陀太子購買園林的經過情形報告佛陀,佛陀慈和的

微笑著說道:

『發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精舍就定名為「祇樹給孤獨園」吧!我叫舍利弗

   前去計劃工程,你回去的時候可以和他同行,你一切都依照他的指示進行工作。』

TOP

在舍利弗尊者的指導和給孤獨長者的支援之下,祇園精舍很快就完成了。這所精舍
的堂皇莊嚴,勝過竹林精舍,住房寢室計有數百幢,此外禮堂、講堂、集會堂、
休養室、盥洗室、誦讀室、儲藏室、運動場、總會所等,無不齊備,比之憍薩彌羅國
的王宮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給孤獨長者擁護佛陀的至誠,在睡覺的時候都做著為佛陀工作的夢,他什麼都願意

供養佛陀,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雖然佛陀的法駕還沒有來到祇園,國中的
民眾,對於給孤獨為供養佛陀的喜捨,都已生起敬仰。其中唯有一些外道不喜歡,
嫉妒著佛法的流傳,他們集會商量以後,想要和佛教開一次辯論會,以便辯倒佛教
讓給孤獨長者醒悟過來。

給孤獨把外道們的意思先告訴舍利弗,舍利弗非常高興,他以為這正是宣揚佛陀

言教的機會。

約定時間、地點,佛教和外道辯論的一天終於到來。外道的發言辯論人成百上千的

高高坐在臺上,佛教的辯論發言人只有舍利弗一位尊者。

說起舍利弗尊者這個人來,他是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弟子,世俗上的一切學術書籍

他閱讀得最多,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有名的學者,有名的辯論家。受著優良的
血統遺傳,舍利弗早成為五印有名的論客,他精通一切外道的典籍和儀規。當初,
他本來就是一個外道的領袖,後來他向真理屈服才皈依在正覺的佛陀座下,而且,
他現在已經證得聖果,他是一位開悟過的阿羅漢。

以舍利弗來作對外道的主辯人,那是最適當沒有的。

外道終於在雄辯家的舍利弗前服輸,這些外道,也是能夠接受真理的人,他們都請

舍利弗作引導,皈投到佛陀的座下。

給孤獨長者很歡喜,他感到自己的鼻子高了起來。

佛陀受給孤獨的迎請,帶領弟子暫時離開王舍城竹林精舍向北方的祇園精舍而來,
佛陀知道機緣成熟,沿途都施以教化。

佛陀到達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人人都很歡喜,佛陀受他們全城人民盛大的

熱烈的歡迎。佛陀在北方從此也有了佛化的根據地。

轉載自: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biography/Sakyamuni/27.htm

TOP

波斯匿王的皈依

佛陀被給孤獨長者迎接到祇園精舍,這裏的環境和風景優美得好比人間天上。園中
有的是奇花異木,精舍建築得又富麗堂皇。禽鳥婉轉的鳴叫,流泉潺潺的有聲,
佛陀和弟子們就在這裏安住下來。

憍薩彌羅國的大王是波斯匿王,知道他的太子祇陀將首都舍衛城的花園賣給

須達長者,須達長者又建築精舍供養佛陀。「佛陀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怎麼能
感動人民對他這樣崇敬與信仰?」波斯匿王心中生起很大的疑惑。

有一天,波斯匿王終於帶領百官大臣,駕臨祇園精舍來拜訪佛陀。

波斯匿王拜見佛陀的時候說道:

『聽說你是一位大覺大悟的佛陀,這是不會錯的。不過我真不懂,很多的修道者,

    他們在深山叢林之中長住數十寒暑,直到衰老之年,尚且不能覺悟,你的年齡
    這麼輕,也不過三十多歲吧,怎麼能就能證得正覺呢?而且你更不是婆羅門。』

佛陀慈悲而又有力的回答道:

『大王!很多人都經常蔑視年輕的人,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世間上有四事

    不能輕視:一是年幼的王子,二是初生的小龍,三是星星之火,四是年輕的
    僧侶。因為王子雖幼,他將來長大時可以做統治國家的主人;小龍雖小,但他
    很快的就可以成為大龍,而且大龍也隱身在小龍之中;星星之火雖小,但可以
    燎原,森林、城市,不都是星星之火能燃燒的嗎?僧侶,只要心能清淨,守護
    道業,抱有救度眾生的弘願與精神,是不分貴賤,不論老幼,是誰都能得到無上
    的正覺。對著覺悟的人,對著究竟的真理之前,或輕視或惡口,獲罪是很重,這
    要懺悔才能滅除這深重之罪。』

過去從沒有敢對波斯匿王直言的人,他是一位個性很強很有固執習慣的大王,

聽佛陀這麼一說,他的心好像受了很強的震動,在有特殊精神力的佛陀之前,
終於壓倒貢高我慢的波斯匿王。

『佛陀!我什麼都不懂,請你指教我一些道理!』波斯匿王慚愧似的又抱歉似

    的囁嚅著說。

除了真理以外,不恐懼其他威力的佛陀,用靜靜的威嚴攝服波斯匿王。佛陀沉默

一會,向波斯匿王說道:

『大王!你是一個國王,你應該愛民如你的愛子一樣,不要以為做國王是來壓制

人民,生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再比生命可尊可貴。要嚴厲的克制自己的惡念,
要以寬大對待別人。最要緊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築在他人的痛苦上。要幫助
苦難的人,要安慰煩惱的人,要救濟有病的人。特別是站在王者的地位,不能
聽信阿諛的言詞,要知道王者是來為人民謀取幸福,而不是要人民都來為王者
服務。

TOP

『做王的人,要知道愛是苦,要緊的是能離開情慾;終日沉迷在情慾的旋渦中,
   只有沉淪而不能獲救。樹林被火燒的時候,飛鳥也不會聚集起來做巢,可是
   一般人生活在情慾的火燄中並不知脫離。再賢能的人,當情慾燃燒起來的時候,
   也不能夠用冷靜的頭腦判斷事理,不能夠思考一國的利害。那個時候自己的生命
   尚無把握,那裏會再想到別人可貴的生命!

『悟入真理的正道必定要修學正見、正定、正語、正行、正命、正精進、正思惟。

    世間上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從光明走向黑暗,一條是從黑暗步上光明。短見的人
    是從光明到黑暗,賢能的人從黑暗到光明。唯有智者才能進入燦爛光明的世界,
    救自己的生命,也才能救別人的生命。人生是無常的,苦惱是應當知道,幸福不
    到外面去求,把心安住於寂靜的涅槃之中,不受外境誘惑和轉移,那才是自主的
    生活,才是真理的世界!』

佛陀的法語,像陽光似的破除波斯匿王愚暗的心,他從此就對佛陀生起了恭敬純真

的信仰。

波斯匿王很歡喜而又信服的向佛陀說道:

『您真是一位偉大的佛陀,我聽了您的教示,像在黑暗的旅途上獲見到光明,

    我心中的歡喜實非用言語能夠形容。我對佛陀感到萬分的抱歉,我前來拜訪佛陀
    求教實在太遲了。我現在才知道佛陀光臨到我的這個小國來是我這個小國無上的
    光榮。佛陀!您好像是一道吉祥的慈光,我們在您的慈光照耀之下,才能獲得安寧。

『我現在拜見到您的聖顏,聆聽到您的法語,深深感嘆我過去狂妄愚癡,我給您一說,

    像是從夢中醒來。在人間為一國的國王,最多的是怨憎煩悶,現在有佛陀來到我們
    小國教化,相信我和我的國民一定會獲得永久的平安。』

佛陀聽了波斯匿王從內心中發出至誠的讚語,知道他已生起篤實樂法的心。佛陀又

知道波斯匿王是一個有財欲與色欲執著的人,為了匡正他以後的行為,這正是機緣
成熟的時候,佛陀溫和的又向波斯匿王忠告道:

『大王!這個世間上的現象界,都是苦空無常;這個人生是生老病死。不論是貴為王者,

   貧如乞丐,苦空無常的現象,生老病死的痛苦,是誰也不能免除。當人壽命終結的時候,
   形體與靈識分開,再好的如恩愛的夫妻,患難的知友,在死後的世界裏也不能作伴。
   唯有善惡的行業,如影隨形,盡未來際都在跟著我們。

『世間上一切的人,都只為眼前的快樂打算,都追求眼前財色欲望的滿足,對於他死後

   的歸宿從不仔細思量。做人,在天晴的時候,要買雨傘,為的是防備雨天;在肚飽的時候,
   知道儲糧,為的是防著饑餓的到來。可是人在生的時候,為甚麼不為死後的歸宿想想呢?
   這豈不是太沒有遠大的眼光了嗎?終日給財色的欲望囚繫,而財色就是痛苦的源流,一切
   的智慧都會因此而被遮蔽。

『做人要深深了知人生年華的短暫,生命的無常,身心念念都在生滅變易。因此要趕快

    把握人生,不要使身心陷在財色的深淵中,不要生驕慢的心,不要過放逸的生活,
    把心要棲息在高勝的境界,願身心停留在清涼的天地,對別人要施仁愛,來世才可以
    增長他人對自己的歡喜,美名才能留傳後代。

『平素沒有善的行為,後世絕不能獲得幸福,現在的幸與不幸,都是過去業力的感召。

    為著未來的幸福,就應當不要忘記今生努力修善,自己所造善惡業的因,受善惡果報
    的除去自己以外沒有別人。

『大王!我再告訴你,你不要以為修善學道就非要出家不可,修學真正的大道,出家與

    在家都沒有分別。有的深山之中學道而墮落,有的在家庭裏面修行而獲福。修行學道
    是不分甚麼人的,做王的人,一樣的可以修行。』

佛陀的法語,每一句都使波斯匿王聽了非常懇切的信服。從此,波斯匿王做了佛陀忠誠

的護法,皈依佛陀做了得力的弟子。

轉載自: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biography/Sakyamuni/28.htm

TOP

歸城施法語

佛陀和弟子們所住的舍衛城祇園精舍,和佛陀的祖國迦毘羅城相距不遠,因此迦毘羅城中
人民,都紛紛的傳說佛陀不久就要回國來了。淨飯大王耳聞這些風聲,他並不敢妄想和
佛陀相逢,不過他也曾想派遣使者前去迎接,但又恐怕遭受佛陀的拒絕。經驗告訴淨飯
大王,佛陀雖然是他的太子,但佛陀有佛陀的思想,佛陀有佛陀的責任,他知道佛陀這個
人不是聽人話的人。要回來的時候他自然回來,否則,千請萬請,也沒有用。淨飯大王越
是思念越是能忍耐,這反而助長他的修養。

有一天,波斯匿王派遣一位使臣,持有一封他的書信送呈淨飯大王,淨飯大王看了波斯匿

王的信後,知道太子的確是一位大覺大悟的佛陀,這又增加他的見面之想,特別是波斯匿
王信中說佛陀不久要回故鄉的話,勾引起淨飯大王的不安,他焦急的懷念,這時已到不能
忍耐的時候了。

正在這時,淨飯大王得力的寵臣優陀夷前來晉謁,他見到淨飯大王心中像有甚麼掛慮的事

情,即刻就很恭敬的問道:

『大王!你心中有甚麼憂慮的事嗎?』

『沒有甚麼憂慮的事,我心中反而很高興。不過,稍為有點困難。』

『是甚麼困難呢?』

『今天,波斯匿王派遣使臣送來他的書信,他說悉達多最近就會回來。』

『有這樣的事嗎?這是很可以恭喜恭喜的,但不知又有甚麼困難呢?』

「我很想派一位大臣前去迎接,以便他早日能夠歸來,不過,問題難就難在這裏,如果我

    派的這位大臣是一個容易受感動的人,他奉我的使命前去,我怕他非但不能很快的請回
    悉達多,說不定反而給悉達多感動也去出家而不回來了。』

『大王!假若你是為這個問題掛心的話,那麼,請求大王放心,我願接受大王的派遣,

    前去舍衛城迎接悉達多。』

『你也是靠不住的,難道你不知道他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嗎?過去憍陳如等五人不就是給他

    感動得一去不回來的嗎?』

『大王!憍陳如等五人不要去說,我是有自信的人,當初悉達多要出家,是我曾奉過大王

    之命而加以勸阻過的,他現在反而能把我勸說出家,那除非天地倒轉過來才有可能。』

『那你就速去速回吧!』淨飯大王非常歡喜。

優陀夷正要走的時候,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對淨飯大王說道:

『你看!悉達多的座下又要多一個出家的沙門了。』

說話的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和聽話的淨飯大王都笑起來了。

優陀夷帶了淨飯大王的書信,很快的在舍衛城謁見佛陀。優陀夷見到佛陀,心中一驚,

因為他和佛陀分別已十五、六年的歲月,現在看到佛陀的相貌完全改變,穿著的衣服
雖然比過去簡單,但佛陀的相好比過去更圓滿、更慈悲、更莊嚴。而且他以為佛陀已
沒有過去那樣神經過敏。佛陀好像增加了不可侵犯的威嚴。優陀夷就向佛陀行了當時
印度最恭敬的禮貌。

佛陀靜靜的看完父王的書信,便向優陀夷說道:

『父王很健康嗎?』

『是的,回稟佛陀,大王很健康,不過他希望能早一日見到佛陀。』優陀夷很恭敬的回答。

『謝謝父王的關心,我也想不久要回去看看,不久我就要回去的。你遠途而來,大概很

    辛苦了吧?那你可以去休息一會吧!』

佛陀說後親自帶領優陀夷在祇園精舍中各處參觀一次,優陀夷看到佛陀的弟子,他們共住

的生活都很有條不紊,思想是統一的,利益是均衡的,法制是平等的,言語是和善的,
心意是共悅的,優陀夷看後非常的羨慕,他心下想,能夠在佛陀的座下受教,是多麼的
幸福。佛陀此時知道優陀夷的心,有意似的問道:

『你歡喜過這樣的生活嗎?』

『很歡喜!』優陀夷回答。

『出家作沙門好嗎?』

『佛陀假若許可,我是很歡喜皈投到佛陀的座下作沙門。』優陀夷這麼回答,他一時竟

    忘記承允淨飯大王的諾言。

做佛陀的弟子,本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是一樣的可以學佛。佛陀不勉強勸人出家,但

佛陀卻希望人人都遵奉他所指示的真理去實踐。現在佛陀叫優陀夷出家,並非有意和他
為難,而是希望他真正的能夠得度。

佛陀見到優陀夷允諾以後,隨即喊來一位弟子,告訴那位弟子關於優陀夷要出家的事,

並吩咐他照出家的儀式為優陀夷剃度。

優陀夷恍惚在夢中似的,任佛陀那個弟子為他剃除鬚髮和穿著袈裟,等到優陀夷完全成為

一個沙門的樣子才帶他來拜見佛陀。佛陀向他笑笑,並稱讚他很像沙門,優陀夷想想不覺
也笑起來。他想到現在終於做了佛陀的俘虜,但怎麼樣能歸去回覆淨飯大王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