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12
發新話題
打印

節氣養生

節氣養生

秋老虎發威!
秋後的處暑跟夏季熱沒二樣
汗流十八日
表示流汗的日子會持續到白露才漸緩
-
入秋是考驗肺氣的季節
平日肺氣較虛的體質
反應出來的症狀多有胸悶、呼吸短淺的症狀
臉色也偏蒼白
即使平日購物也容易走沒幾步就想找椅子坐
或因胸悶而習慣性出現駝背的體態
把握最後流汗除濕的節令
調節心肺功能
平日即有心悸症狀者
上述氣虛型體質
可以用「生脈散」+「玉屏風散」調理心肺缺氧的症狀
服用後若有改善症狀
可以持續吃到中秋為止

-
中秋前後開始秋燥
預告白露期間
好發乾癬或皮膚乾裂出血的問題
適當的攝取種子類的油(如直接攝取堅果類、橄欖油料理等)
有潤燥的作用

~~謝無愁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1-11-16 00:55 編輯 ]

TOP

夏天和心火
心屬五行中的火,又因為有心火溫暖血液,才能推動血液循環。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也是屬火的,人的心火也最旺,這個季節會是養心的關鍵時期。
夏季是生長的季節,會使得心火燒得旺一點,以促進新陳代謝。可是如果心火過旺,人的血液循環會加快,出汗也會變多,就會造成心臟負擔增加。
心火能理解成人體的內熱。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產熱和散熱是平衡的,但是當人體的血、津液耗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失去平衡,因此才有「心火旺」的表現。
「心火旺」有可能會出現幾個症狀:
(一)五心煩熱:
兩手心、腳心發熱,容易心胸煩悶。由於陰虛虧損,心血不足,陰虛生內熱,產熱多了,來不及散熱,就會導致手腳心發熱易出汗,心情煩躁易怒等。
(二)口舌生瘡:
指口舌出現局部的糜爛、瘡腫,有些久久不好復原,或者反覆發作,嚴重影響正常的口腔清潔和飲食。
(三)口乾舌燥:
容易口渴,而心火旺盛引起的口乾會造成即使喝了足夠的水也還是感覺口渴,甚至晚上睡到一半也要起床喝水。
(四)低熱盜汗:
身體在一段時間內體溫稍高於正常體溫而且自覺發熱,夜晚睡覺時會出汗,醒來就消失的症狀。
(五)小便短赤:
排小便時感覺不順暢,會呈現點滴狀,有疼痛感,小便顏色黃而帶紅,剛排完又想小便的症狀。
(六)睡眠不安:
睡眠不安是指由於心火旺盛,導致多夢、失眠、容易驚醒等症狀,在小孩中比較常見。
調理:
吃苦養心 :如苦瓜、苦茶、蓮子心等。
小憩:
午後是人體氣血循行心經的時間,這時候休息一下來保養心神。夏天時休息一下,哪怕是趴著小憩也好。~~謝無愁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1-11-14 12:26 編輯 ]

TOP

進入秋天了,空氣中的霧氣因秋氣肅降的作用而愈來愈凝重成露水而命名。飛禽也會在這個時節開始存糧過冬,印象中許多農家在此時播下的種子或成熟的果實很容易被眼尖的鳥類喙去成為食物源,其實也與節氣反應在自然界中的平衡有關。

白露是正式進入秋高氣爽的開始,在白露之前有很多朋友的皮膚或上呼吸道都有類似發病的徵兆,一旦到了白露節氣,會有一種突然收斂的現象,這是因為夏季接觸暑熱但長期待在冷氣房中又攝取過多產生濕氣的飲食方式,在夏天沒有機會流汗除濕的人就很容易在處暑前好發皮膚過敏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這樣的濕氣殘存在體內進入冬季時,就會出現濕寒性的體質,當第一波寒流來襲時,肚臍以下的筋骨和血液循環會因此阻滯不通,但上半身的陽氣需要靠腎臟來支援,當腎陽支援的通道不良,或腎氣已虛損時,就會出現手足俱冷的症狀。秋冬季如果濕氣重時,血循不良者很容易好發凍瘡和腳氣,愈冷腳底的濕氣就會愈重,足部的皮膚就會有明顯暗沉的代謝失調現象;除此以外,當腎氣不足時對於自體排寒的能力會下降而出現水腫但排尿量變少的現象,入夜會愈嚴重,這些症狀大多就是夏季不忌口生冷飲食的結果。

下半身如此,那心肺功能又是如何呢?入秋後肺氣首當其衝成為主導的角色,肺與腎有母與子的關係,當肺中有寒氣下降到腎臟時,會出現腎寒的問題,肺與心臟需要靠血液供應氧氣的交換,當肺氣虛時,心臟在這個節氣很容易出現心率不整或左胸肥大為特徵的心臟缺氧,寒氣對於人體的衝擊在於血液循環需要靠心&腎氣共同推動,當心與腎氣無法支援彼此的時候,很容易好發急性心臟疾病,所以這個節氣的保養原則首重"預防勝於治療",原本已經有心、腎、肺功能虛損的朋友需要重視保暖(很重要一定要記住),愛美不怕流鼻水的結果就會在整個秋冬季節反覆當病號,到時再尋求解決治療辦法都會損耗珍貴的腎氣,因為秋冬季人體維持體溫的來源就是靠腎氣(命門之火)來維持,一旦因感染而使用消炎或清熱藥就是在消耗腎氣,嚴重者會因過度使用消炎製劑而誘發氣喘,這樣的治療結果癒後多不良且會殘留很多元氣虛損的副作用症狀,不可不慎。

白露的飲食保養建議,以穀類當主食,穀類以胚芽米為佳,所有的食物中只有胚芽米可以養五臟,其它的食材只能養一臟或二臟,所以胚芽米是所有食材中最滋補又最少副作用的主食,此外促進血液循環代謝也可以選擇辛香料(如肉豆蔻、草果、乾薑、肉桂、陳皮、花椒、八角等)作為調味的主軸;其次對於體內濕氣重的朋友在白露季節時可以開始泡腳,可以用單純的溫水,也可以視需要加海鹽或薑汁或乾艾草包,促進下半身循環和代謝;對於體內因過食溫補而出現的燥性體質可以常吃菇蕈或含有膠質類的食材,在口味上也可以選擇濃湯或勾芡類的湯或醬汁來守住體內的水分;若是心肺氣較虛損想要補氣,此時可以選擇西洋蔘(補肺氣)或紅蔘(補心氣)做為日常的保養,使用蔘的注意事項為忌感冒時服用,它會讓感冒不容易痊癒,延長病程,不可不慎。

如果這個時期一直有嗜睡的現象,意味著一整年的身體長期處在過勞的模式,所以一旦進入秋天,身體自然會把殘存的元氣提早收納,看看能不能在秋冬季期間可以生一點利息出來,這是好的自我保護機制,只要有睡意就不要硬撐,才能長治久安。

-

進入白露節氣時,素體氣虛的人很容易有心悸腦部缺氧的症狀,多因筋骨肌肉收縮所引起,白露期間日夜溫差會愈來愈明顯,需注意的是血管收縮引發急性心肌梗塞,保養重點是勿過度調動氣血或從事激烈的活動、注意保暖勿受風。

貧血者進入節氣以後,可能會有下肢搔癢脫屑的症狀,嚴重者會抓出水泡或出血,除了勿用太燙的熱水洗澡以外,可以常用紅棗(5粒)加枸杞煮水溫服,若有舊的斑痕,再加黃蓍(5片)同用,服後傷口如果有改善,就喝到止癢為止即可。

秋氣斂氣的特徵會讓氣血內收回臟腑,倘若氣虛又有濕氣重的情況,則容易在下半身有水濕或筋骨酸疼、屈伸不靈活的症狀;筋骨方面除了泡腳以外,也有一些穴位可供參考。

一、對於氣虛兼水濕體質的人

豐隆穴(足陽明胃經)-化水濕痰濕困脾、脘腹脹滿、除濕。

可艾灸10分鐘,或指壓穴位,若指壓後留下指痕,表示濕氣重,飲食需注意忌口生冷食物。

二、對於膝關節煩疼酸痛,屈伸不利的人

膝關穴(足厥陰肝經)-膝痛不可屈伸、寒濕走注、下肢痿痹僵直。

指壓穴位,或艾灸10分鐘

-

【情緒小提醒】

進入白露,氣溫已有明顯轉涼的趨勢,從白晝已明顯縮短的變化來觀察,也呼應著秋天「養收」也在持續進行著。

所謂養收,是把好的保留、收納,需要排除的就會被代謝或拒絕進入體內,所以這個節氣也有讓自己重新整理、去蕪存菁的特性;例如舊疾未癒或是有疾病潛伏在體內時,就很容易啟動免疫系統加速殺滅排毒,或是誤食不潔的飲食也會很快的排出代謝,這個階段也是讓舊疾斷根最好的時機,請好好把握治療時機。

情緒的變化也是如此,相對於春季的養「生」,夏季的養「氣」,秋季養「收」的情緒調理也會以排毒為主,平日壓抑或息事寧人的態度,到了秋天就比較容易清算總帳,走務實路線;秋天的燥性會共鳴體內煩躁、急躁之火氣,容易不耐煩、心直口快、一針見血的不太想再逢迎給人面子或台階,壓抑已久的人,這個時節的情緒也特別容易被挑起而直接反應,所以想要讓自己能紓發的話,可以用唱歌來釋放身心的壓力
;如果秋天仍然讓自己極度壓抑時,會有躁鬱、憂鬱、悲觀、厭世的心情而容易把自己陷入絕境,所以在能夠釋放情緒之餘,儘可能的在過程中認識自己真正的需求,或許是關係、價值觀、自我實現需要被理解等等,找到自己緩衝期,待準備好了,時機對了的時候重新出發,這就是養好底氣最重要的意義。

入秋後大自然風景日漸蕭索,想要紓發心情較建議到熱鬧的處所,陰鬱又下雨的天氣會加重心情的煩悶而厭世。

#養底氣可選擇濃湯調理

#養心情可選擇紅橙黃顏色的食材

#純補肺可選擇白色的食材

~~謝無愁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1-9-7 22:18 編輯 ]

TOP

【節氣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是寒露的寫照,也是正式進入秋燥的時節。

【體質特徵】肝與肺之間互相抗衡的角力賽,屬肝的勾芒之氣與屬肺的容平之氣在一收一放之間,讓身體的上呼吸道和消化系統產生明顯的變化,這個變化在情緒上的特性就是心情有大起大落的狀態,在體質的變化上具有乾濕分離的現象,乾的部位更乾燥,濕的部位更容易聚濕腫滿的症狀。

寒露節氣反映在上呼吸道的症狀大多為咽乾、眼乾、皮膚搔癢與乾燥脫屑,大多是肺氣被燥性的冷空氣影響而出現的症狀;在消化系統方面則容易出現餐後脹氣、腳氣、胃脘部下垂感、排尿量少或口渴但不想喝水的現象。一燥一濕因部位不同而有“潤燥則濕氣更甚、除濕則燥氣傷肺"的食補難度,在選擇食材上就需要更明確的了解食材彼此搭配的方式,食物如果想要確保它的療效是被“專款專用”的時候,食材的選擇愈簡單愈好,而不是以材料多樣化取勝。

【食養保健】潤肺的食材選擇上,銀耳是很棒的材料,倘若想要調肝氣,銀耳就可以加入枸杞一起調理,如果肝氣較旺時,銀耳加枸杞之餘,也可以再加入紅葡萄乾幫助膠質入到肝臟;脾胃濕氣較重時,就很適合吃小米粥或是四神湯(薏仁、蓮子、芡實、淮山、梗米),二者的特質是除濕兼潤燥的作用,對於腳氣困擾的人更為適合。

寒露中出現體內濕氣的問題時,就不宜使用辛香料了,它們會助長肺燥的上呼吸道發炎的現象,所以這個節氣的食補重點在“養收”的原則,選擇收斂(酸甘養陰)的食材而非行氣耗氣(辛香料)的食材。

秋颱頻繁的狀態,突顯了「極端」清肅的特質,無論是氣候也好,或是情緒個性也好,對於人事物的見解或看法會愈來愈傾向極端的決定或做法,秋氣修身養性以「天清氣明」為精神指標,秋氣不寧,入冬則傷寒。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

寒露情緒小提醒

中秋以後,天氣明顯轉變成涼燥型態,燥氣傷陽傷津,反應在上焦心肺功能的火氣和乾燥症,也容易因外燥誘發煩躁、急躁等情緒變化;入夜後晝夜溫差變大,寒意則容易傷下肢筋骨,引起屈伸不靈活的筋骨痹症,寒氣愈盛,愈好發關節發炎(腳踝、足根、膝蓋、髖關節等),情緒也容易表現出對於物質、金錢調動的不安全感,倘若家中主要工作者的財源不穩定,愈會嗜鹹口味的飲食,或是靠大吃大喝來紓發工作和情緒壓力。

此時是開始計畫新年度展望的時刻,也是入冬前進補的時機,此時物質資源的盈虧會決定來年的資本,情緒起伏也是此時最容易受物質的變化而影響,影響小則繼續走保守(守舊)路線,影響大則動搖本金,或者受制於家庭成員需要金援而無法存錢(有餘),強化了物質匱乏的恐懼。

恐懼容易逃避現實不想面對,容易在飲食上出現煙酒的依賴,或是容易尋求快速致富之道而受騙,過度樂觀相信機運以及過度悲觀的失敗主義,是寒露帶來的情緒課題,惟有保持內心清明較能安度情緒激盪(或情緒排毒)的過程。

#清心安神桂圓蓮子黑糖薑湯


寒露 象徵極端對立的顯化
晝夜溫差大
情緒過度悲觀與樂觀
乾濕病灶鮮明等
對於肝、肺失調的體質來說
很容易出現亢奮無法入睡
且入睡後多夢的睡眠失調

-
金(肺)刑木(肝)
當肝氣不爽時
肺氣就會強勢打壓
在情緒上會出現反覆躁、鬱交錯的表現
二者皆為一方的主宰
一旦內鬥對人體會有二敗俱傷的結果
如何平衡二者
在多事之秋的節氣中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
安撫肝肺二臟是寒露期間的情緒心法
對於肺來說
事情「不去想像它會那麼糟」
對於肝來說
「減少接收外在資訊」帶來的情緒波動
顧好自身本分
事緩則圓 人緩則安 心靜則定
#清心安神桂圓蓮子黑糖薑湯
#百合地瓜黑糖薑湯
#綠葡萄乾配桂圓乾泡威士忌糯米粥~~謝無愁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1-11-14 12:27 編輯 ]

TOP

深秋的霜降是到了容平之氣的尾聲,容平之氣代表著陰與陽的平衡關係,秋天的風與水彼此協調影響著冬季的氣候變化,在秋颱頻生的時節,也意味著風邪即將主導著冬天的氣候,相較於秋颱的肅殺與凜冽,即將到來的東北季風會讓冬天更加的蕭瑟,悲秋寂寥,萬物進入陽氣內收的時節,對於”人前展歡顏,人後獨消瘦”的壓抑人種會更加突顯惆悵與悲涼的氛圍。秋氣對於情志的影響,在決斷力強的時候必需克制自己不要衝動的妄下主觀的判斷,然而在遲遲無法下定決心的時候反而具有提振自我能量的作用。

霜降是即將準備進入冬季的前奏曲,這個時節的保養首要是以”平補”為原則,所謂四季有五補,即”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概念上,深秋的平補會有二個方向可以做為飲食的參考;一是收斂(物質身體的滋養),二是辛散(情緒與經絡的調節),二者之間的取捨在於身體的失調是以那方面為主,如果燥氣傷肺,就要選富含膠質而滋潤的食材,若是情志不舒暢則以辛散行氣的口味為主。

秋天有別於夏季的體態變化,就是塑身;夏季是流汗除濕的時節,到了秋天的時候,透過天然收斂降氣的節氣相應,讓外散在體表的氣收斂到內臟,有了天時與地利之便,讓身材有機會變得有型,此時的斂氣食物首選小米粥為主食,不僅有斂氣的作用,也兼具除濕功能,配合用薑汁泡腳,增加氣血循環,可以讓濕氣代謝得更好。

身體氣機協調的狀態是『肺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肺氣宜降、脾氣宜昇、胃氣宜降、肝氣宜和』。秋冬季節如果體內濕氣較重的時候,比較適合以補脾的方式取代利尿的食物,除濕以後,到了冬季就容易減少風濕方面的疾病,除非必要,否則秋季不宜過度的溫補,容易誘發秋氣的燥性而出現乾燥症或因血熱而有流鼻血、齒齦或皮下出血的症狀。

斂氣首選小米粥,那麼辛散行氣的首選就是洋葱和肉桂了,洋葱氣往上行,肉桂氣往下行,秋季適合紅燒料理,辛香料中的八角、肉桂、花椒、肉豆寇、醬油、黑糖;搭配食材:紅蘿蔔、馬鈴薯、洋葱、栗子、蕃茄、鮮香菇、杏鮑菇、海帶等,就可以紅燒出平補的行氣料理。紅燒料理對於悲秋傷懷的人具有提振精神的作用,加上辛香料醒脾開胃,是個性壓抑型的療癒料理。

-

從中秋到霜降的氣候就像溜滑梯一般令人措手不及,日夜溫差大,加上秋氣沉降乾燥,使得上呼吸道發炎或吸入冷空氣引起乾咳的症狀增加,口乾口渴的時候也無法單純飲水改善咽乾癢的問題,針對上述的食療,可以常吃滋潤或勾芡的料理,如燴飯、香菇燴紅蘿蔔、黑木耳、玉米筍等,除了豐富食材以外,也具有實質的保濕滋潤的作用。

在味覺的適性上,想要滋潤的可以用糖醋口味的料理;若是陽明燥金出現大便乾硬時,可以在餐後吃新鮮的葡萄,或煲白蘿蔔、鮮香菇、腰果、玉米、紅棗(一鍋最多五粒)湯,配料加香菜或葱,改善大便乾硬的症狀。

「霜降」有二個進補的方向,一是收斂。針對人體氣機在秋收的過程中,準備過冬,對於物質身體的保養,會以補氣養氣為主,身體會渴望溫補收斂的食物,如小米粥加桂圓或紅葡萄乾,鹹口味的可以配味噌、海苔醬、鹽麴等。

二是辛散。針對於情緒的調節和氣血活絡有些幫助。若本身個性是壓抑類型,身體會想要進行抒發情懷的活動或是嗜吃辛香口味的料理的渴望,如唱歌、咖哩料理、麻辣火鍋、辛香料料理等等,這樣的渴望對於容易悲秋傷懷的人有更好的排解。

二者進補所針對的個體狀態不同,體質較虛者,宜收斂的保養;情緒壓抑者,宜辛散的保養。通常二者不會有同時想攝取的渴望,該如何選擇,建議傾聽自己身體的需求,而不是用頭腦思考分析的方式來決定進補的選擇,如果選錯也沒關係,只是會在進食過程中味覺改變,或是攝取量減少,這就是身體本能反應的狀態。如果本身沒有體虛或情志方面的困擾,二種進補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藉此觀照身體的反應為何,來了解氣在體內是如何運作的。

-

霜降情緒小提醒

深秋交接冬氣的霜降,情緒容易因大環境斂氣的特性,從對外的批判,轉化為對自己的反思,於功於過,都會重新建立自我價值觀與人生觀,肺氣足時,會展現魄力,對於損己之習慣、行為、思想會斷捨離,對於利己之特質會強化而明晰;霜降正是到了自我覺察生命意義與反思的時刻,也影響來年春生,在進入冬天以後沉澱自我的準備期。

氣足是魄力,氣失調則是自我批判。若是有追求完美極致的習性時,會更容易自我否定,對於未來預期不符合自己期望的成就感時,即使事實未必如此,也容易因此懷憂喪志、一蹶不振,嚴重者有一死了之的逃避傾向,肺氣失調者也很壓抑自我,容易好發自體免疫攻擊的疾病,或是長期淺眠易醒的睡眠失調出現神經衰弱等免疫失調的症狀。

肺氣虛時,情緒容易受到外在人事物的影響而易感,即使是跟自己無關的人事物,也會受到干擾,倘若無法自我保護,遠離干擾,很容易有鼻涕倒流、鼻過敏、反覆感冒、皮膚疾病(異位性皮膚炎)、慢性咽喉炎等疾病纏身;人體的皮膚和氣管是第一道防線,外在的訊息一旦誘發相應經絡系統的情緒,就很容易出現身體的過敏反應。肺氣虛在年幼且心性內向沉默的孩童較多,因情緒壓抑而生病,大多是受父母或是家庭氣氛的影響,倘若照顧者有意識地覺察到自身情緒帶給孩子的影響,某方面來說,孩子身體好壞,取決於照顧者情緒是否穩定能帶給孩子安全感,自己要先好,孩子的身體自然就會好。~~謝無愁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1-11-14 12:27 編輯 ]

TOP

中醫消除疲勞有方!文╱李應達(桃園慈航中醫診所醫師)
為什麼有些人容易感到疲憊、久久才能恢復體能?有的人雖充分休息卻無法緩解疲勞,甚至越睡越累,問題的癥結在哪裡?我們就來說說臨床上造成疲勞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為什麼有些人容易感到疲憊、久久才能恢復體能?有的人雖充分休息卻無法緩解疲勞,甚至越睡越累。問題的癥結在哪裡?我們就來說說臨床上造成疲勞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疲勞原因一:腸胃問題!
腸胃不好會造成消化不良,中醫稱脾虛或脾濕,脾濕則體內濕氣重,會引起疲倦、身重、四肢無力、頭暈、腹脹、腹瀉、不思飲食等證,臨床上常因吃冰冷或寒性食物引起,或由於先天腸胃虛弱所致。
吃冰冷食物引起的疲倦、消化不良,我推薦用生薑煮水喝,將生薑切片煮水,或加一些肉絲同煮,效果又好又快;但胃熱者不可常喝。
先天腸胃虛弱者,可用四神湯,四神湯的組成包括蓮子、芡實、茯苓、山藥,也有中藥房加薏苡仁,加豬小腸當藥引,此湯主治腹瀉、消化不良、疲倦、食慾不振、胃口差、小便白濁,有健脾袪濕的功用。
疲勞原因二:肝病
在中醫眼裡,肝病可表現為血液、筋脈、消化、情志、眼睛等方面的疾病,現代醫學所指的「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簡稱,主要是由肝炎病毒入侵,使肝細胞功能發生障礙,或損害肝細胞引起肝臟病變,所以,中醫看肝病與現代醫學的肝炎不盡相同。
那麼肝病為什麼會造成疲倦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1、肝木克脾土:肝病常伴隨腸胃問題,如食不下、腹痛、腹脹,中醫說是木克土,所以治肝也要兼治腸胃,有肝病,膽汁就會分泌不正常,膽汁是幫助消化的,膽汁分泌不足,就會出現食不下、腹痛、腹脹、疲倦等問題,我常用四君子湯加砂仁或白荳蔻治之。
2、貧血引起:肝藏血,故中醫稱貧血為肝血不足,會引起頭暈、失眠、身倦、抽筋、目澀目糊、婦女經量減少或崩漏等證,我常用四物湯或逍遙散加減,肝血嚴重不足時,容易引起肝硬化或慢性肝炎,所以男性貧血、肝血虛時,也可用四物湯加麥冬,或用加味逍遙散加三七等補血化瘀的藥物來治療。
3、失眠引起:長期失眠也會疲倦,以致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正常工作,有人認為失眠就是腦神經衰弱引起的,其實失眠的原因很多,腦神經衰弱只是其中一種,中醫稱之為「心脾血虛」,血虛就是貧血,貧血會使腦部缺氧而無法正常休息,易引起頭痛、失眠、疲倦、健忘,心悸、驚恐等證,可用歸脾湯來治療,另外還有情志因素引起的失眠,這就與肝有關係,會出現脾氣暴躁、憂鬱等證,可用加味逍遙散治療。
疲勞原因三:腎虛!
腎虛,不一定是指腎臟功能有問題,中醫講的腎範圍很廣,包括膀胱、腎臟、腰、下肢、子宮、卵巢、生殖系統,也統稱為下焦,腎虛則分為「腎陽虛」與「腎陰虛」。
1、腎陽虛:又稱命門火衰,會出現四肢冷、身倦腰痛、陽萎、頻尿或夜間多尿、不孕、水腫、腹瀉、膝軟無力等證,治療藥物有肉桂、附子、茴香、補骨脂、巴戟天、鎖陽等。
2、腎陰虛:又稱腎水不足,會出現腰酸遺精、疲倦、月經不調、不孕、形體消瘦等證;若有虛火則會出現耳鳴、眼睛花、易流淚、健忘、失眠等證。治療藥物有山茱萸、熟地、淮山、澤瀉、菟絲子、何首烏等;若有虛火可加龜板、黃柏。
臨床上我常用補腎藥來治療疲倦、腰膝酸痛、不孕、慢性腎炎、月經不調、白帶等證,效果都很好,尤其是治男性攝護腺炎引起的少尿、頻尿、疲倦、失眠,我常用八味地黃丸加減,效果非常好。
疲勞原因四:感冒風邪!
臨床上很多疲勞是感冒引起的,患者的症狀是肩部酸痛、脖子痛、背痛、疲勞等證,把脈診斷是風邪在經絡,例如後腦杓的風池穴痛,還有背部的膀胱經有壓痛點。若感冒已超過一週,風邪就會進入肝經或影響肝臟,所以會覺得很疲勞,越睡越累。
中醫講風為百病之長,就是說,很多病都是由感冒風邪引起的,例如中風的人,很多都有高血壓症,再加上風寒感冒,使血管收縮而引發中風,又如感冒遷延,日久不癒,風邪會進入肝經或影響肝臟,使肝產生病變,還有風濕性關節痠痛,也是風邪與濕邪進入經絡關節,日久不癒而產生風濕性關節炎。
治療方法是先祛風邪,再治其它症狀,往往風邪去除後,就不疲倦了,肩頸背也不痠痛了。
疲勞原因五:中暑!
夏天太悶熱,直接在太陽下曝曬,或者在廚房等不通風場所工作,都容易中暑,另外是坐在辦公室吹冷氣、喝冷飲,一樣也會中暑,中醫叫「陰暑 」。
中暑的人會有疲倦、四肢無力、脈微弱、頭痛、頭暈、肩頸痠痛、腰背痛等證,夏天出汗多,易傷元氣,人就會感覺口渴、煩躁、疲倦、四肢無力,治療方法以補氣為主,粉光蔘就是不錯的選擇。
夏天常喝冷飲,導致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胃口差、腹瀉、疲倦,臨床上我常用清暑益氣湯治之,益氣強脾、除濕清熱,效果很好。
中暑除了服藥外,若能加上刮痧與拔罐,效果更快更好,刮痧可刮頸部周圍,或背部的華佗俠脊,刮一個「介」字;拔罐則拔「肩井穴」。

TOP

立冬-陽氣閉藏,驗收生命自給自足的能力
當生命獨立自主時
生命是循環不息的流動
志向透過物質而有更大的拓展
物質也會因志向的發展而豐盛
當二者之間無法建立循環而滋養生命時
「匱乏」會成為立冬突顯的情緒課題
-
氣虛的匱乏狀態主要跟動力不足有關
提不起勁、拖延、消極悲觀
血虛的匱乏狀態主要是失去滋養有關
孤單、對未來感到焦慮、恐懼失去、擔心失敗
-
如何找回自己的力量?~~謝無愁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1-11-14 12:28 編輯 ]

TOP

【立冬補冬篇】
體質氣虛者
善用辛香料如肉桂皮、白豆蔻、老薑、蔥等
食材可任選二種菇類
二種根莖澱粉類
一種蛋白質類
調理氣血循環
*
貧血體寒者-選擇麻油系列
乾香菇與枸杞以紹興酒(或黃酒)泡過再料理
調味料使用八角(大茴香)、胡麻油、老薑、當歸
食材任選三種根莖澱粉類和栗子同煮
暖中焦和下腹~~謝無愁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1-11-14 12:28 編輯 ]

TOP

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八個節氣,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它標誌了四季轉換的分界;作為冬季的起始日,並非以它為氣候轉冷的基準,在中醫的看法上,立是開始,冬是”終點”的意思,這個終點象徵的是陽氣的盡頭,立冬的意義在於陽氣內斂、萬物養精蓄銳的開始,是為了來年開春作準備的時刻。

許多慢性疾病大多為陽氣無法閉藏的現象,在立冬之後會容易出現外熱內寒的虛陽外越的體質,舉凡容易動怒的肝火、心氣外露的失眠、肺氣不降的喘咳、思慮傷脾的腫滿和腎氣消耗的足冷等等,冬季好發的高血壓、心臟疾病、消渴症的虛火,或過度吃補而出現的燥熱傷津的發炎感染,都會加重體質養收的難度;在亞熱帶地區冬季需特別注意日夜溫差的影響,這個時候如果體質虛冷、四肢容易冰冷就宜選擇溫補;若為燥性發炎體質就要選擇養陰食補;若是陽氣浮表、外熱內寒就宜選擇收斂的食材;若對吹風敏感的人則以補氣固表的食材來進補。以上針對不同體質的人,到了立冬會突顯出個體不足的虛損,這時就依體質的需求選擇自身合適的進補法就不會有進補後遺症了。

#外熱內寒屬於病理體質

立冬以後,可以增加溫灸和泡腳的養生方式,灸法多應用在元氣虛損體力不足的體質,脾胃首選”足三里”、養肝首選”太沖”、固腎宜”三陰交”和”湧泉”、養心可用”內關”和”神門”、補肺可選大腸經的”合谷”和”手三里”等等,若是下盤虛勞、腰積勞損的腰酸背痛,可以用鹽或乾艾草或薑水泡腳有助於經絡氣血循環,改善筋骨勞損,平日也可以使用暖暖包敷貼於臍下的”關元”,或是腰間的”腎俞”,都有助於長時間的保養,對於入冬即下盤冰冷的人有實質的改善。

手足冰冷的虛寒體質宜多吃澱粉根莖類和全穀類食材,燥性容易發炎的體質適合多吃膠質或菇蕈類食材,若是外熱內寒的體質則要選擇養內臟的食材(如:薑、薑黃、澱粉根莖類、酒釀、酵素等),若是容易感染風寒感冒的人則多以全穀類、薑、黃蓍、人蔘作為預防性保養,平日虛寒較嚴重的人可以常喝桂圓薑母茶養氣。

沒有特別體質偏性的人可以常料理濃湯、味噌湯、羅宋湯、酸辣湯等略帶稠狀的湯品,對於溫補來說,也可以常用咖哩料理做為溫補的主食。

-

冬令進補,現在正是時機,如果等再冷一點的時候才想到進補的話,就容易補過頭而出現發炎的體質。

立冬也可能會出現突然想要吃高熱量和多吃多餐的渴望,就在於身體有入冬後儲存熱量的需求,此時如果限制自身飲食或是因怕胖而吃低熱量飲食的人,在之後愈來愈冷的氣候中很容易因體虛怕冷而更難代謝,選擇代謝容易也兼具補氣作用的食材就是維持冬季好體力和元氣的關鍵。

選擇根莖澱粉類和全穀類,做為日常補充熱量的主食,這類食材在口腔的唾液分解後就是碳水化合物,它會透過呼吸和排尿的形式被人體代謝,很多人吃澱粉會肥胖一是脾虛濕氣重,代謝緩慢,二是喜愛吃的是精緻澱粉類,如白飯、白麵等製品,三是澱粉或是根莖類以高溫油炸的料理,都會讓身體代謝困難甚至發炎,根莖澱粉類若想同時吃下纖維,建議可以連皮料理,如馬鈴薯、紅蘿蔔、白蘿蔔、南瓜等食材都可以連皮烹調,吃連皮烹飪的根莖類會有排尿增加的現象,也同時有溫補的作用。

許多人在秋冬交替期間較常出現肺氣和腎氣交接期同時出現上半身乾燥皮膚搔癢而下半身氣虛腰膝酸軟、濕氣重的症狀,若是陰血不足,容易有皮膚搔癢和掉髮量多的問題,女性也容易出現生理期延遲的現象,需多補充滋潤膠質保濕類的食材和補血的食物;若濕氣重下肢無力,則要堅持一天有一餐要吃到全穀類的主食,或每餐都能吃到糙米飯(建議單用糙米即可),若穀類的種類太多,對於消化弱的人會有影響,糙米不要煮得口感太硬難消化,以自身喜好的口感為主,坊間對於糙米的米量和水量參考即可,不必拘泥。

-

立冬情緒小提醒

接續秋收,整個冬季是收斂、收藏的氣的變化,氣的封藏,在有下雪的地區會更加明顯,冰封時節,外寒內熱,在溫帶地區會吃冷食(如泡菜、涼拌、發酵製品等),一方面促進消化吸收,另方面平衡臟腑溫度。

#外寒內熱是生理體質

而在亞熱帶地區溫差較不明顯,氣的斂藏較容易反應在情緒的變化,東方以儲蓄為豐盛的象徵,觸動情緒是以物質盈虧為重點,物質是否充盈取決於內心的安全感,而非物質的多少,所以即使年收入百萬以上也有可能因對於物質沒有安全感而恐慌;如果能把死守財富轉換思惟,透過財富的增加視為自我實現的挑戰,讓腎氣的志向透過實現物質成就得以展現,心智必定會顯出年輕從容的樣貌。

身體的財富是腎精,腎精藏而不瀉,是冬藏的奧義,慢性內臟發炎、陰虛內熱也是體現腎精不足象徵,在情志不調上,恐慌與匱乏、失去變通能力與害怕面對變化和挑戰,對應的是腎的情志課題,比如渴望生活穩定而在關係中委屈求全、為鞏固地位或權勢而付出肉體或交換利益、利用子女取得金錢等等,腎氣為生存而生,也會因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自損;情志的補腎箴言"物質的豐盛來自於自我價值的肯定",需要眾人支持而貶抑自我價值、求認同求支持、視生財為罪惡而道貌岸然等等的行為均是內損腎氣的外顯。

#自己若不勇敢沒人能幫忙堅強~~謝無愁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1-11-14 12:28 編輯 ]

TOP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943998642990429

5分鐘就上桌的桂圓蛋湯 平心悸補氣血治咳嗽~~不能加糖喔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1-11-14 12:26 編輯 ]

TOP

南懷瑾、劉雨虹先生:冬至到,食補、藥補不如清補
南懷瑾先生:生命的一陽將動之處
宋朝五大儒之一的邵康節(邵雍),他是研究《易經》的專家,他的成就是跨越時代的。他把易學整理出來一套法則,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後面的人到現在為止,能夠真正超越邵康節的還沒有。講到“冬至一陽生”的道理,他的見解後來的修道人沒有不用的。他的名句是: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這個也是“冬至一陽生”的原理,是《易經》最高也是最基礎的原理。冬至是子月(陰曆十一月)下半的氣,子月是複卦,一陽來複的意思。此時天地間陰極陽生,開始了一陽。運用到人的生命上,就是子時,從夜裡十一點到次晨一時。所謂正子時正好是十二點整,正子時是子時的中間。他說“冬至子之半”,在每天時間上來說,十二點是子時一半,上一半的子時屬於當天夜裡,下一半的子時是次日零分開始。
邵康節說“冬至子之半”,冬至是子月一半的時候,宇宙萬物到了一個不屬於動態也不是靜態的時刻。“天心無改移”,平穩極了,這中間是真空狀態。這真空的狀態是一陽之氣初動之先,也就是“萬物未生時”。所以佛家講修到無念,真正空了,才是陽氣來之前的境界。
我們懂了“天心無改移”,就懂得陽氣真發動的狀況。當一個人睡覺打鼾時,實際上沒有真睡著,腦子還有思想;當他真正睡著時,原本吸啊呼啊,忽然有一個短暫的不呼也不吸了,動都不動,那是真睡著了。等一下他又吸氣了,身體也動一下。所以懂得佛家禪定修止息的,就知道息的境界就是不呼也不吸。在密宗或瑜珈術就叫做寶瓶氣,停止了呼吸。這個境界配合心理的“天心無改移”,到了呼吸真正不來不往的時候,思想心念絕對沒有了,這個是空靈,要從這個地方起步修道。
修性就是心理方面達到無念,雜念妄想都沒有,完全空靈,連空都不存在。這樣的清淨境界,心理上就是正子時,一陽來複要開始來了。生理上拿呼吸來講,就是剛才說真正睡著,不呼也不吸那一刹那,也就是生命上一陽將動之處…
你懂了這個原理,只要把自己心念平息下來,聽其自然,念頭一空。念頭真空掉,一陽來複,複卦,氣就來了。念就是氣,氣就是念。我們常教訓人一句話,你這個小孩不要意氣用事啊!這就是道家工夫了,對不對?意就是氣,氣就是意。所以道家講無火之“炁”,那個不是呼吸了。在佛學裡頭,那不叫做氣,叫做息。
拿中國字看看,什麼叫做息?你們看看,自心謂之息。中國字都告訴你了,自心謂之息,自己這個心就是。結果拼命坐在那裡搞氣,還記數字,我今天已經數了三千下了。你數三萬下心念也沒有息呀!你真做到心念息下去,神就凝結了,氣就聚了,神凝氣聚就一陽來複,複卦來了,你還怕什麼病?
——《我說參同契》
南懷瑾先生:食補、藥補不如清補
我們中國人吃東西,也是依照宇宙的法則來的,冬天可以吃霜淇淋,吃太涼的東西也沒有關係,因為胃的陽能內斂,夏天外面熱得很,而陽能向外放射,裡面是空的、是寒的,所以不吃冷的,因此中國人以前空腹不吃水果,飯後也不吃水果,一冷一熱,慢慢易出毛病,現在卻學西方了,飯後吃水果,反認為科學。
到了十一月,陽氣重新生起來。中國人冬至進補,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時消化力特別強,補品吃進去,營養容易吸收,同地球的道理一樣,所以冬至一陽生,是十一月開始,卦像是複卦,上面都是陰爻,代表寒冷,一陽生,從地底的功能發生來的。
——《易經雜說》
冬至是一陽初生處,冬至要吃湯圓,吃湯圓是假的,叫你注意這個時候可以配合補品了。
但是有傷風感冒的話,一點補藥都不能吃,有其他毛病也不能隨便吃補喔!只要身體內外有一點不清爽就不能吃補,一補就把它封鎖住了,病就好不了,所以要特別注意清補這個道理,清理就是補。
有些人非常莫名其妙,“哎呀,老師啊!這個清補不算補。”所謂清補,不是說輕微的補藥叫做清補,完全搞錯了。譬如這個房間,你說牆上破了把它補一補,表面補好了,實際上裡頭還是破的。還不如乾脆把破的清理乾淨,倒是個新的局面。所以真正的補是把內在的病完全清理乾淨,因為我們的生命功能自有生生不已的力量,生命自己會補助自己,這就是清補。
生命的功能,只要你一口氣沒有斷,把內在清理了就是補,你不需要飲食補啊!亂吃補藥被藥補死的,我看了很多,所以絕對補不得。
以前有一個老朋友住在醫院,已經病危了,他太太端來喂他東西,我一看是燕窩!我說:“拿開!不准,這個時候可以吃燕窩嗎?”“不行啊!好久沒有補了。”我說:“不准!湯都不能喝,補不得啊!”“燕窩不算什麼補吧?這是清補。”我說:“他都快不行了,寧可留一點氣多講幾句話,有什麼事情沒有講完,快講吧!”其實只要一口氣在,裡面清理了就是補。
中國人,尤其廣東朋友喜歡進補的,老年人吃補品,高麗參啊一大堆!常常很多人被補藥補死了,毛病都是補出來的啊!說真的,偶然要補一下的話,老年應該是補陰,不是補陽啊!高麗參這些補陽的補不得!有些人身體是虛的,虛不受補,他本來虛了,裡頭都是虛火,本來都在冒火,補藥一下去更發炎,慢慢病倒了不可救藥。
到了中年以後,真正的補藥就是靠自己,也就是道家講的,“上藥三品,神與氣精”。精、氣、神怎麼培養轉來呢?心靜、妄想少、欲念少(廣義的欲)、寧靜到極點時,自然“太陰真水”就培養出來,精神也就來了。
——《我說參同契》
劉雨虹先生:老人需要的是平衡,不能亂補
中國人逢年過節,都喜歡買些補品,回家孝敬老人。
這可是很嚴重的一件事,因為按照清代大名醫徐靈胎的說法,老人的進補,各有不同,有人須補陰,有人須補陽。所以不能亂補,老人需要的是平衡。
其實,吃多了就是惡補,老人活動少,消耗少,多吃造成腸胃堵塞,麻煩就大了。
有些人太有錢了,家中老太爺老太太被補得胖墩墩的,可敬可愛又可怕。
古人說“有錢難買老來瘦”,老師也常說“人沒有餓死的,大都是飽死的”,年輕人小心吧。
——《東拉西扯:說老人、說老師、說老話》

TOP

冬至一陽生
將大雪累積的冷 凝結後再化開
冬至之後也是濕濕冷冷的開始
此時也是保養膽經與三焦經的時刻
顧好火種
才有能力在開春時期順利啟動全身能量
溫補在冬至後要開始趨緩
不宜再選擇燥熱的飲食增加發炎機率
醃漬的酸白菜、泡菜等都很適合冬至後的天氣形態
幫助脾胃消化能力
-
情緒上是否有想要找人抬摃的衝動?
凝固的冰也象徵我們渴望捍衛與彰顯價值觀的執著
也很容易因此對立而二敗俱傷
冬至也是容易與傳統道德有關的議題連結的時刻
輿論與各種角度的表述如百花齊放
讓各種心聲都有機會被看見與討論
我們有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定下來年的目標與志向
也有可能會顯化家族關係的課題
過往的表面平衡在到了這個階段
讓我們必需要面對與正視這個積習以久的問題
-
冬至情緒忌大起大落
自己的安全感自己救
物質的豐盛能養腎
內在的豐足能養心
#讓紅豆湯圓協助我們提升安全感
~~~謝無愁~~~

TOP

小寒是養陰生津的主要節氣
陰能固陽
讓陽氣不會恣意妄為的在體內衝撞
冬季的陽氣宜守靜
來面對即將到來的大寒與立春的期末考
能否安然過冬的檢驗
-
陽氣不藏會表現在目乾赤、眩暈耳鳴
情緒急躁易怒等一系列血壓偏高的症狀
小寒適逢臘月期間
風與寒對於此類體質者
衣服多穿則流汗
脫衣則風邪侵襲而得了重感冒
保養預防會以白蘿蔔為主要食材進行調理
#食療做法請參考下方連結
-
小寒是渴望表達或彰顯自身立場的時節
這跟我們如何定義自己、建立自我價值
來作為決定自己未來志向與發展的時期
所以對於任何來挑釁或質疑的語言都會直接反擊
如果擔心因心直口快而說出令自己後悔的話
這段期間保持低調為宜
聚會活動也是選擇同氣相投的小團體為主
有共同話題的社交反而具有調適情緒充電的效果

~~~謝無愁~~~

TOP

冬季最後一個節氣大寒
陽光在此時露臉的時間漸漸變多
相對來說當溫度上升時
也會融解冰霜而增加水氣
大寒不像立春後氣候會產生較激烈的變化
所以對於不喜打擾的人來說
可以把握享受寂靜的時刻
而對於新氣象感到期待的人
反而容易因此躁動不安
就像車子在起步前不斷摧油門的情況
深受時機不對的制約感
-
五臟收藏是冬天的能量狀態
整個冬天「守藏」良好的人
能感到富足而對未來充滿期待
精不足者
則容易心惶不安焦慮
年年有餘不僅是一種象徵
更是養生是否養好的指標
「有餘」才能在來年有好采頭
當內在資源匱乏時
也難免對未來不抱希望和悲觀
到了春天就很容易受到風邪侵犯
此外
腎與骨骼也有對應關係
關節炎、筋骨煩疼、牙齒問題
也較容易在此時出狀況而進場維修
無論疾病大小都儘量不要拖延到立春後才調理
春天之氣對於疾病變~~~謝無愁~~~化會有較多影響  ~~~謝無愁~~~

TOP

體內濕氣重的人容易出現風、火、濕同病的類風濕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免疫失調的淋巴或陰虛內熱型的膽熱、腎陰虛型的足底筋膜炎、僵直性脊椎炎、肝陽上亢的出血性中風等危重症。
陽性(顯性)體質:肝火強勢主導身心的走向,容易衝動、急燥易怒,少了肺金理智面的制約,許多事會朝向先斬後奏、先做再說不計後果、先滿足衝動發洩情緒的方向進行,壓抑的肺氣容易出現失眠、咽癢而乾咳、胸悶胸痛、便秘、小便澀痛、痰熱壅肺的症狀。
陰性(隱性)體質:多出現個性抑鬱、夜晚失眠加重,甚則徹夜不得眠、口苦臉色偏黃、胸脇滿悶、腰背煩疼、一方面想遠離塵世紛擾,另方面卻又無法真正抒發的氣鬱症、一旦感染風寒會加重病程,久治不癒。
在情緒上以使肝、肺二氣協調為主。
【食養保健】
大寒是蘊釀體質進入春天的準備期,原本進補的飲食方式也要開始轉變成清補了,就像開春整地好讓種子可以順利播種的時節,有些食材可做為養肝、腎、肺的參考:
枸杞:單用,泡水溫服,養肝、腎陰液,忌與其它食材同用,容易轉移功效。
桑葉:單用,沖茶飲,或取代開水,對於肝火旺、口角炎或口乾、眼乾、清肝熱。
明眼萵苣:退肝火、明目,涼拌食用,可搭配生薑、麻油、檸檬汁拌食。
秋葵:在產季時可常吃,清肝滋腎陰,生津解渴。
地瓜葉:在產季時可常吃,能清肝火,生津除煩。
紫地瓜葉:在產季時可常吃,能養肝血,養腎陰。
蓮藕,藕粉:在產季時可常吃,容易氣虛中暑者建議煮清湯服,若涼拌可用糖醋口味,清肺,潤肺陰,清心除煩、安神。
日曬醃蘿蔔乾:肺咳時可行氣助咳,醃製後的蘿蔔乾去除寒涼屬性,可利關節水濕,開脾健胃。
-
皮膚乾燥脫屑型體質的小提醒
迎來寒流的大寒節氣,也是春節前大掃除的高峰期,對於平時就有皮膚乾燥脫皮龜裂的人,在這段時間會更加感到困擾,皮膚本身會因失去滋養而降低隔離外界環境的保護,增加過敏或感染的風險,以清洗為主的掃除,或因天冷使用熱水清洗物品,更容易加重皮膚乾燥的症狀;以整體體質的觀察中,成年人皮膚容易乾燥龜裂或脫屑大都為燥熱型的體質,體內臟器有急慢性發炎,或是秋冬季吃補過頭而出現的上火,就很容易反應在皮膚體表的乾燥症,對於這一型的體質可以常吃白蘿蔔、大 白菜料理,調味以清淡原味為主,少吃或忌吃辛辣刺激或發酵食品,讓身體降火以後,原本身體的精微物質才有餘力滋養到皮膚表層。
老年人則是氣血虛弱無法滋養到體表的氣血二虛體質,一是氣虛無力輸送養分到肌表,一是血虛沒有補給的資糧只能維持基本臟腑需求,所以身體會以最需要維護的部位為主,而出現肌表失養的皮膚症狀。老年人體質虛弱另一個原因是脾胃消化能力較弱,脾胃較弱時不宜一次攝取大補的食藥,大補的食藥多不容易消化,很容易虛不受補而產生脹氣或出現火氣大的症狀,所以宜先調理脾胃功能,改善之餘才能慢慢增加補養氣血的食藥,才不容易再增加胃腸負擔。
冬季是適合泡腳、泡湯的時節,下肢很容易脫屑的人,較適合碳酸製劑的材料,比較不會因泡腳或泡溫泉而加重皮膚乾癢脫屑的困擾。總體來說,皮膚脫屑或乾燥多為體內有發炎的反應,冬季盛產的白蘿蔔、葉萵苣、芹菜就很適合常常攝取。
-
大寒的情緒小提醒
情緒上以肝、肺二氣協調為主,進入大寒時,睡眠時間會開始縮短,有些人會出現類似調時差而晝夜顛倒的反應,意味著膽氣受肝臟的影響而開始蘊釀生發的現象;倘若持續過勞者,在大寒很容易有虛勞誘發的虛火,白天容易疲累無力,而入夜後陽亢不得眠,倘若已經出現類似症狀時,無論症狀輕重,建議先就醫改善睡眠問題,大寒後即將開春,倘若在開春前無法調適陽氣收斂,入春後只要患病,都很容易傷本,或反覆無法治癒而成為慢性疾病。
冬季最後一個節氣「大寒」,也是迎向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壓力」是這個節氣主要的課題。
如何觀察壓力很大?這個無法自己用感覺來看待,身體的壓力指標,可以觀察我們牙根咬的多緊的程度來判斷。咬緊牙根,臉部的肌肉緊繃,連接著頸部二側的經絡和血液供氧的輸送,當我們感覺頸部僵硬的時候,其實牙根已經是長期緊咬的狀態,若能時常提醒自己口腔放鬆,保持上下排牙齒不接觸,舌抵上顎,就能觀察二頰肌肉放鬆是什麼感覺。
咬緊牙關可以對應什麼壓力?一是胃經,承受的壓力來自於「控制欲」,或是事情是否符合目標和期待,如果沒有,也容易反應在胃食道逆流、前額痛、牙周病、習慣磨牙等症狀。
二是腎臟,腎主骨,對應的壓力來自於物質匱乏的不安、對於物質的不滿足等,牙齒不堅薄且脆,無法磨碎食物,若牙根不穩裸露,牙齦萎縮,是脾胃和腎同時失調的身心症狀。
三是肝氣犯胃,針對人際關係所引起的壓抑型壓力,諸如長輩、上司、另一半所帶來的壓力,若同時伴隨自我要求,肝和胃也都會同時受到影響,也容易有偏頭痛、前額痛、肩頸僵硬、睡眠失調等氣鬱的症狀。  ~~~謝無愁~~~

TOP

食物的秘密
謝無愁  · 2021年3月18日  ·
【春分】
屬於「四神湯」的節氣來了
春分或秋分都適用
「四神湯」是以平補為主要養氣除濕的親民配方
可搭配其它的食材增加風味
腰果、栗子、香菇、豆皮、牛蒡、金針花、玉米或玉米筍等
都是個人平日隨選混搭的平補配法
-
想單用四神湯促進除濕的話
加鹽和葱花食用即可
忌加酒、麻油或蛋白質類食材
以免降低除濕效果

-
許多人苦於舊疾復發的困擾
需要心理建設是視疾病來提醒自己需要再調整的方向
過往的筋骨問題、或睡眠失調、或濕氣代謝不良、或皮膚疾病等
都是日常生活飲食習性積累的結果
改變的過程需要承受陣痛期
一旦養成良好習慣或積極面對治療時
以春分的陽氣能量日漸發展的方向上
許多疾病皆可能在此時得到改善,甚則根治
「行動力」是春分期間顧好身心的關鍵字
-
「春睏」困擾者
除了四神湯做為食療助攻以外
運動、曬太陽也是很補陽氣的方式
促進濕氣代謝和氣血循環
耗氧運動避免在日落後進行
無論空氣品質和陽氣皆不足

容易有反效果

[ 本帖最後由 吉第 於 2022-3-21 00:22 編輯 ]

TOP

【春分特輯】
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體質會有較明顯的變化,以下會針對男女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提出重點保養提醒,我們可以根據各階段的生理狀態描述,來判斷自己是否比實際年齡年輕、亦或出現早衰的徵兆;透過黃帝內經對於男女在不同年齡階段的體質說明,好好滿足身體當下的需求。整體情緒方面應避免壓抑過度,適時轉移情緒減少內傷是必要的,春分也是春雷頻發的時節,如同陽氣破繭而出的宣告,壓抑過度而爆發時,很容易擦槍走火而二敗俱傷,直接表達立場時也要留有餘地,此舉在於避免做出後悔之言行。
=女性=
34歲前青壯期(生理狀態:筋軟骨堅、髮質旺盛、體質精實)
養生提醒:保持規律作息,勞逸平衡,注重睡眠品質,忌口冰品冷飲可延緩衰老。若本身有經期失調,也建議在35歲前調理或治療,對於晚婚晚生的女性也避免超過35歲才計劃生第一胎。
春分養生:日照、戶外活動。
35-41歲(生理狀態:臉面漸憔悴、出現細紋、掉髮速度比生髮快)
養生提醒:壓力是現代人最無形、也最具殺傷力的衰老殺手,舒壓飲食在大原則上是改善自由基對人體的影響,多攝取抗氧化飲食,例如蔬食、高C、E食材、選擇瑜伽或靜坐等包含呼吸練習的功法,若體質符合在這年齡區間的描述,上述的做法亦有可能恢復到35歲前的青春活力。
春分養生:蜂蜜水、檸檬水、蜂蜜檸檬水。
42-48歲(生理狀態:面部皺紋明顯、皮膚鬆弛容易乾燥、白頭髮於前額、二側、頂部生長)
養生提醒:補血是這個階段需著重的保養,除了避免冰品冷飲以外,脾胃功能良好也是補血的主要條件,此外良好的睡眠品質也是養血造血的關鍵。
春分養生:地瓜養胃、攝取好油穩定荷爾蒙、酒釀補血助眠。
49歲以上(生理狀態:停經、下腹代謝漸緩、體態漸漸腫滿)
養生提醒:體質傾向陰虛少津,飲食與皮膚保養以滋潤滋養為主,選擇走路或鍛鍊下半身的伸展運動為日常保養重點。減少因看不慣影響情緒波動(閉目養肝魂),鬆開執著,讓心情更豁達。
春分養生:多選擇富含膠質類的食材,如菇蕈類、皇宮菜、萵苣、秋葵、山藥、藕粉等。
=男性=
39歲前青壯期(生理狀態:肌肉壯盛有力、筋骨發達)
養生提醒:追求個人成就的壓力容易直接影響情緒,時常為了抒壓而出現不同類型的成癮問題,培養運動習慣能釋放壓力及減少焦慮,社交活動也應減少夜間應酬時間。
春分養生: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
40-47歲(生理狀態:頭髮開始稀疏、齒齦漸漸萎縮)
養生提醒:避免晚上過十二點才就寢,春季宜多蔬食和攝汁全穀類飲食,能減少急慢性發炎症狀或疾病。
春分養生:鮮榨蔬果汁、芽菜類料理、補充水分。
48-55歲(生理狀態:陽氣漸衰於頭面,髮鬢開始斑白)
養生提醒:多攝取鈣質豐富的天然飲食與日常活動,例如日曬、適當的重訓、堅果種子類、根莖類等。
春分養生:綜合堅果奶、南瓜湯、四神湯等。
56歲以上(生理狀態:肝腎氣血漸衰,筋緊筋縮、形體開始佝僂、髮齒落)
養生提醒:重視排尿和睡眠的品質,多攝取白色系食材可補氣,飲食宜緩不宜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緒波動、逞口舌之勇(止語養心氣),培養氣功鍛練能減少元氣消耗。
春分養生:鮮泡綠茶(避免瓶裝茶)、牛蒡水

TOP

清明讓身體清爽起來吧!
整個冬、春所累積的濕氣
到了清明期間
身體就會加快除濕的運作能力

身體陽氣會愈發旺盛
白晝時間也在漸漸增長
象徵處處皆有生機的活力
-
除濕有三寶
小米粥
四神湯
綠豆薏仁湯
有選擇困難者
可以交替使用
#而不是三種煮在一起
-
在生活中保持神智清明
養成讓頭腦留白
避免資訊過度的干擾
許多靈感、直覺與洞見便有機會展現
某方面來說
「不主動建議」也是很好的靜心練習
它能讓我們將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
讓身心安然
-
清心安神也有三寶
茉莉蜜茶
銀耳蓮子湯
玫瑰花茶
有選擇困難者
可以交替使用
#而不是三種煮在一起
【綠豆薏仁湯】
材料:綠豆100g、薏仁30g、紅糖適量、鹽0.5g
做法:將綠豆、薏仁清洗後浸泡約三十分鐘,以飯鍋加冷水八分滿,加入綠豆、薏仁、鹽一起入電鍋煮約一小時,煮熟後加入紅糖調味,再煮二十分鐘讓紅糖入味後,即可溫熱食用。~~謝無愁

TOP

清明有二個象徵,一是祭祖,二是走春。清明又名"寒食節"、"上巳節",意指不開伙煮熟食,也呼應了萬物齊發,苗芽相應而生的特點,此時常攝取芽菜或發芽的食材有助於陽氣生發的特性,寒食節除了應景的春捲以外,也有許多芽菜的涼拌料理,幫助這段時期春溫濕氣隨著地氣上昇而出現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的現象。
芽菜的特性多生津,可以常搭配酸口味或辛香調味促進食慾;為了儘快脫離春睏的濕氣體質,在清明時分很適合多到戶外踏青、賞花郊遊等怡情養性的活動,幫助體內濕氣的代謝;飲食上也建議少食容易生痰(蛋白質類、甜食、精緻澱粉類、油炸物)的食物,改善濕熱型體質,濕熱型體質的特徵為:神疲乏力、筋骨酸痛、腰膝煩疼無力、濕疹、口腔潰瘍、陰部反覆感染、腳氣、痰多喘咳等,清明時節也是淨身除瘴的時刻,可以使用芳香的藥洗清潔皮膚體表,清熱解毒除瘴的青草有:竹葉、金銀花(忍冬)、艾葉、忍冬藤,各取二錢,綿布包水煎當作外用藥洗,有清熱退火解毒之效。
清心的蓮子也是清明時節的益氣首選食材,蓮子搭配幾粒紅棗同煮,不加糖即有良好滋補的功效,若久咳不癒可以加上銀耳;若脾胃氣虛者,蓮子可以同山藥、紫米一起煮食益氣健脾。
清明之後不宜再補肝臟,肝木生心火,心火過旺時容易在心臟、心包經、小腸經出現火旺的現象,如舌尖偏紅、血熱妄行、高血壓、失眠多夢、口乾煩燥等症狀,此時首選茉莉花茶,對於煩燥的人有安神、解鬱的效果。
《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巽為風,意指萬物順勢而為,迎風而不逆風,不固執己見不執著眼下得失,是漸入佳境之兆;清明之後的穀雨是為了迎夏而準備,若能韜光養晦,則入夏平安。
-
陽氣漸旺,濕氣已散。天清氣明,情緒也需神清心明。
清明的風應「巽」,肝氣也容易出現心浮氣燥的狀態,春雖為生發之時,面對清明的巽風,也需順勢而為,勿助長風火之氣,已中鏢者,在眼睛、口鼻腔會有乾燥甚則出血的燥症或皮膚搔癢;冬季補過頭的火氣在風的助長下熱傷津液,在口腔、咽喉等淋巴部位發炎或感染;平日較怕風,體表氣虛而被風邪侵犯的體質,容易出現暈眩、恍神的現象;濕氣重的體質在這個節氣則容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鼻過敏鼻塞、痰多發炎或發燒的症狀。以上的情況在體質失調者是一個轉機,提醒我們不要忽視與外在環境的連結和影響。
#春捲是清明特調肝氣特產很應時
#綠豆芽涼拌醋開胃除煩又解熱
#心情歹的私房處方喝下午茶配超甜甜點連服三日
#早晨粘液多反覆咽喉發炎喝溫薄荷水清涼醒腦
#一年之計在於春心情好比什麼都重要
-
清明情緒小提醒
春季呼應肝臟的特性,肝臟的保養有氣的調達和血的滋養二種,若氣和血有失調的時候,也會有情緒上的影響。
對於肝氣而言,喜歡在大原則之間保持協調性,肝氣化火時,個性較急躁、沉不住氣、耐不住性子,也容易衝動誤事;溝通講求明確認知彼此的想法或訴求,而肝氣不和時,也會具有攻擊、批判,破壞關係平衡的強勢主導性,肝火旺時,也會波及心氣而會用語言攻擊或辱罵別人,心直口快之餘也產生更多人際關係的糾紛,得不償失。
對於肝血來說,血虛體質者容易有疑神疑鬼的狀態,血液是人體最珍貴的物質,肝血不足時,身體筋膜組織容易減少滋養而感到酸疼不舒,也會因末稍缺氧而時常感到頭暈眼花、無法專注的情況,清明時節倘若仍感到精神不濟無精打采的時候,對人生目標或是未來會感到失去熱情,甚則會被未來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故影響而恐慌,或是堅信未來一定會發生不好的事而自暴自棄。
調肝氣的方式,常食酸口味的料理,酸味可瀉-肝氣。
肝血保養的方式,常食枸杞、黃耆(各10g)煮水溫服,水量隨意,養血並增加體內含氧量。
~~謝無愁

TOP

醋能開胃提神~~謝無愁
在濕濕綿綿的持續細雨澆灌下
也容易出現皮膚感染與胃口不佳的情況
對比初春
穀雨已是春季的尾聲
溫度與濕度都適合萬物生長
此時也是溫熱傳染病的好發期
俗諺有端午前不收冬衣的說法
也是提醒在端午之前的氣候仍不穩定
日夜溫差大、時溫時寒
對於免疫系統較弱或敏感的體質
更需注意自身和環境的清潔
-
醋飯是延續清明後清淡無負擔飲食的基本款
外食者有更多壽司口味可選擇
自製壽司也有各種食材可搭配
學會醋飯就能自行變化
梅子蕃茄汁則適合餐後幫助消化飲用
不建議空腹喝
火氣大嘴破者很適合常喝
#醋飯和梅子蕃茄汁不建議在同一餐攝取
【豆皮醋飯】
米水比例:3杯粳米配2.8杯水
壽司醋比例:白醋60ml(梅子醋亦可)、二砂25g、鹽4g
#可選擇市售已調好的壽司醋
#上述比例以三杯米的份量計算
壽司豆皮一包(或可用海苔)
做法:
一、先煮飯。
二、煮飯過程中將白醋、糖、鹽加熱至融化即熄火備用,無需煮沸。
三、煮好的飯趁熱加入一半壽司醋,飯匙以切的方式將飯撥鬆,再將剩餘的壽司醋持續加入拌勻。
四、拌好的醋飯加蓋避免醋隨著蒸氣揮發掉,放冷卻後即可包入豆皮中(或海苔捲)
【梅子蕃茄汁】
牛蕃茄2~3顆(洗淨)
水300ml
梅子粉2小匙
上述材料以果汁機打碎即可飲用。
#無果汁機可將蕃茄切塊後沾梅子粉食用

TOP

 24 12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