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1234
發新話題
打印

分享"首楞嚴經導論"

辰四  述己自利利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這裡總述大勢至菩薩修因證果以及化他的過程。

「我本因地」:謂我原本所修的「因地法行」。本經前曾講到「因地法行」與「果地修證」要因果一致。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以念佛為因地,即以念佛心為因地法行的根據。本「念佛圓通章」是「根大圓通」,乃「都攝六根」(攝六根之根源,唯一精明而念佛),故非是口念或意念;若單是舌根,則與憍梵缽提的「旋知圓通」相濫;若單是意根,則與須菩提的「旋法圓通」相混。所以這裡是說以「念佛心」—六根源頭的精明心,以此念佛而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無生忍」是認證諸法緣起寂滅無生(因無生亦無滅,確實從經驗中產生安忍之自內證,從而產生無生智),其智安住此理中。「忍」有認證的意思及安忍的意思。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從理上說,「此界」指現象界世間,「淨土」指本體界、法性土;從事上說,「此界」指娑婆世界,「淨土」指西方極樂世界。「攝」是攝受。以念佛者,相信淨土,發願往生,念佛不斷,菩薩即為攝受接引往生,歸於極樂淨土。從理上說,是返悟證入法性土。

「攝受」是他力,「念佛」是自力,自他二力結合,故能往生見佛。若是單方面,不能成辦。佛菩薩雖有悲心,無法攝受不願往生之人。所以念佛人信、願、行三資糧具足,即是自力齊備,必蒙佛力攝受接引。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11 10:27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辰五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前面佛曾說六根功德,要人從中擇其圓通可入之根來修持。今大勢至菩薩謂,對此六根並無特別選擇優劣,因為我於因地,超日月光佛所教授念佛三昧法門,是統攝六根根源之唯一精明;依此來念佛,則六根都盡攝於念佛中而無餘。故非單是口念或心念。

「淨念相繼」:眾念不生曰淨,一心繫佛曰念,佛念之念是「淨念」,能一心繫念而不間斷,是為「相繼」。淨念相繼者:念念相繼續也,無有間斷;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相應、乃心佛一如,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念而無念(無念佛的念頭),無念而念,是念念皆是淨念,如此空明一片,沒有中斷(如有停頓、空檔,則妄想執著(無明)竄出,此為生死輪迴之本)。(淨念相繼即所謂功夫成片的境界,為是否成就的關鍵所在。)

「得三摩地」:由念佛淨心而直證三摩地(為正定法門,定慧等持,稍偏於定之境界,此處則是指楞嚴大定。);不必更加他法。是都攝六根之念佛正因,直通正覺之正果。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論議】

一般說者,以念佛而在夢中或定中見化身佛者為「事念佛」;以「自得心開」為「理念佛」;更以為修念佛法門見佛化身是正常,而非魔境;修其他法門見佛化身才是魔境。其實不然。我曾見一某尼師修念佛法門,極精進,常自禁足禁口數月念佛。有次又擬禁足閉關三月,後在入關月餘時即衝出關外。他自述念佛念到一切都變成阿彌陀佛的佛號,電扇轉動聲都是阿彌陀佛。初見佛現身,法相莊嚴。不久復見自己身旁有黑暗影跟著自己在動作。後來暗影逐漸明確清晰,兇惡恐怖相越明顯;直至身心戰慄、病情嚴重,無法忍受而衝出關門外。故知,並非念佛法門不會著魔(所謂魔並非外境,而是心執著的一種狀態),也不是念佛者見之佛必真。《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大乘起信論》論到凡見種種相時,說是「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所以修念佛法門所見之佛,應以法身佛(清淨法身,無形無相)為貴。所以說是「自得心開」,是自心即佛,佛即自心。(若心迷執著於有形有相的外境,容易產生心魔,此非外來的神魔,想見佛之心念即是魔境。)

母子相憶喻,無非方便權說,實則本來並無分別,何得重聚?故洞山有云:「向道末去,歸來背父(註1)」

僧問曹山:「子歸就父(註2),為什麼父全不顧(註3)?」山曰:「理合如斯。(註4)」僧云:「父子之恩何在?」山曰:「斯成父子之恩。」僧云:「如何是父子之恩?」山曰:「刀斧砍不開。(註5)」天童拈云:「翡翠簾垂(註6),絲綸未降;紫羅帳合,視聽難通。犯動毛頭,月昇夜戶;密移一步,鶴出銀籠(註7)。還知麼?脫身一色無遺影,不坐同風落大功。(註8)」

註1:不用向外去求道,出去再回來違背佛性。此為最終體悟,佛性本在,無來無去,不假外求。
註2:返照佛性,找自己本來面目。
註3;佛性如如不動,不與自己招呼,不理不睬。
註4;因為佛性無為。
註5;佛性與己無法分。
註6;繡翡翠鳥的門簾垂下等三句,謂無法看透,父子之間受到隔離。另亦謂佛性如垂簾如如不動。
註7;謂佛性在性體中不動如白鶴在銀籠中無法查覺,但稍動則起大作用如鶴出籠。
註8;謂真如體性十方平等一致,不留半點形影。表現在作用則有無量無邊大作用。此指子歸父身邊父不理是因為父是體,是寂滅的。但等到子開悟見性則有大作用。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

本經卷六,正式進入最重要的實際修證法門—「觀音耳根圓通」。此為本經主旨,也是所要闡揚的法門。因此在二十五圓通中,安排在最後來詳說。前二十四聖圓通,俱唯略說,今則廣說「觀音返聞」的方法。本經何以獨弘「耳根圓通」?祇因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的緣故。

前卷四佛敕羅睺羅擊鐘驗常,聞性本無生滅,就已密顯耳根最勝。後又敕文殊選擇圓通根,偈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

然此「耳根圓通」法門,實從觀世音菩薩遠古因地時,得古觀音佛傳授「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八字也是本耳根圓通法門的總綱。一般講到「開慧」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本經亦不例外,但「聞」字不單是聞法開慧,而更是返聞自性的功夫。雖說是最後證入「三摩地」的首楞嚴大定,其實義正是圓成三慧,而非一般的禪定。「三摩地」是定慧等持的正定正智。正如禪宗六祖惠能所說的:「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的即定即慧。非此不足以稱為「首楞嚴」大解脫。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寅二  觀音廣說耳門  分三    卯一  略述最初修證    卯二  廣明成就功德    卯三  結顯圓通名號
今卯一  略述最初修證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此科陳述本經獨宏的觀音入理法門—「耳根圓通」。

「觀世音」之立名,有三原因:
(一)以德立名:大乘之佛菩薩名號,大都依其德行而建立其名號。觀世音菩薩自修持,從觀聞世間一切聲音之根源而返聞自性;而於度他時復以觀世間呼救聲音而為之解脫,故名。故凡修習此法門者,亦皆得名為觀世音。
(二)佛所命名:今觀世音菩薩自述於無數恆河沙劫前遇觀世音佛,教人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因由觀聞世間音而善得圓通,佛則授記彼為「觀世音」號。如下結答圓通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故彼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三)承襲前佛:前佛修觀音入理法門而成道,名觀世音,今亦隨之修此法門而成就,故亦隨承前佛名「觀世音」。

「觀世音」的「觀」字,以正確漢音應唸去聲,音貫。念平聲時,意思是觀看、觀瞻,是用於遠觀,仰視;而破音念去聲時,意思是諦觀、內省;佛教的「止觀」、「空觀」、「唯識觀」、「五停心觀」等「觀」字,都應念去聲才是正確;然今人隨俗而唸平聲。

「觀世音」者,觀世間的言音,是圓悟圓應的稱號,對於聲音而用觀,是以觀智照之,而非以耳識聞之的緣故。如下文所說的「入流亡所」就是用觀而不用聞,亦顯示六根互用的圓應境界。

觀世音菩薩自述其因地情形:「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無數劫前所遇之佛,乃修耳根入理法門,故以德立名,稱觀世音。此因果相符,古今一道。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梵語「菩提」舊譯為道,新譯為覺。應以新譯較確切。印度人稱發心修道叫發「菩提心」,鳩摩羅什應漢人習慣,故譯為「道心」;其實梵語意思是「覺悟心」才對。由於羅什把「菩提」譯為「道」,害得唐時的道士誤會「道」是「菩提」。唐太宗請玄奘把《道德經》譯為梵文,想流傳去印度,一開始討論第一個「道」字,玄奘說應譯為「末伽」,道士(成英)說不行。理由是「古譯『菩提』為道,故應議作菩提。佛陀言覺,菩提言道。」玄奘駁之曰:「菩提是覺,而末伽才是道。若是不信,可問印度人腳所行的道稱什麼?若印度人說是末伽,你們都應有罪。」道士方服。(見《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第十。《大正》No.2104, T52, p387a)道士不懂梵文,而誤會菩提之義。

「菩提心」即是覺悟心。淺者發願希求無上正覺之心;深者是發露覺悟心—發露覺性。而「覺」有三義;(一)本覺(二)始覺(三)究竟覺。發菩提心是由「本覺」啟動而「始覺」發露,以至成佛為「究竟覺」。「菩提心」是學佛的主軸與前導,一切菩薩萬行,皆賴菩提心而成就。《華嚴經》卷五十八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大正》No.279, T10, p307c)故知發菩提心是修道之重要條件。一般學佛而退墮,或誤蹈岐途,都由不發菩提心所至。忘失都必成魔,何況不發?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彼古觀世音佛教授從聞思修三慧修行。今所說的三慧,與一般講的有異,一般以聞法理解為聞所成慧,那是以耳識功能作用,而思和修是獨頭意識,將所聞之聲教思惟,進而修習之;此皆不離生滅識心範圍。而本經是捨識用根(根性),故有不同。
今耳根圓通亦稱聞、思、修三慧,所說的「聞」是從耳根聞性起始覺觀智,不循所聞之聲塵,而返聞能聞之聞性。所說的「思」是正慧觀察,能聞者是誰?而確認自性。所說的「修」是不離不生滅性如幻聞熏聞修,念念伏歸元真,發本明耀。
此從聞於耳,思於心,修於行,皆依不生滅性之無分別智起反聞之功用。故能生無漏聖慧,而證入三摩地正定。這小段是總綱,下則細述其修行次第。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此正說修持耳根圓通法門的方法與過程。此中有先後次第,從根解結的妙行。前卷五說到「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並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之三空;並今卷六古觀音佛所授「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故此所示耳根法門,由淺至深之次序,即在解六結,破五陰、證三空(人空、法空、俱空)、成三慧(聞慧、思慧、修慧),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初於聞中」:即耳根圓通下處,乃最初從耳根聞性之中起修。所謂「耳根」不是取其浮塵根(指耳朵本身)或勝義根(指聽神經);而是指「根性」(耳根的聞性)而言;即此處說的「聞中」。

「入流亡所」:「入流」是旋流返聞聞性的意思;是與「出流」相對。眾生終日循聲流逸出去,分別聲塵的好壞、譽譭等。此逐流即為生死結縛的原因。今入流返照聞性,即是自由解脫的根本。

「入流」的方法:以觀智為能入,耳門為所入;以觀智從耳門旋流返聞注照能聞的根性。這是不緣外聲而返照內省的方法。所以「入流」是不入生死凡流,而進入解脫的聖流。

「亡所」的亡是消失的意思;「所」指所聞的聲塵。所說的「亡所」,並非聲塵消滅,而是功夫得力時,聲塵已不能打動其心之謂。因為聲塵只是緣起的幻相。原無實性(自性),吾人認為實有其聲,是逐流誤認它有自性,故從中分別計較;今旋流得定,不緣於聲,自離聲音自性,故聲塵隨其本無自性而自亡。此證入聲音原來的實相;並非消滅聲塵。眾生出流聞塵,即是背覺合塵;今入流亡所,即是背塵合覺。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所」,牒前「亡所」;「入」亦牒前「入流」。謂亡所入流功夫得力,塵境是寂然狀態。聲塵之境有「動」和「靜」兩種:「動」是有聲,「靜」是無聲;動靜皆是塵相。今亡所入流到了寂然之時,動和靜兩相都了然不生了。「寂」就是動靜二相皆寂然已空的狀態。

依「六結」來說,前之「亡所」是超「動結」;今之「了然不生」是超「靜結」。聲塵的動靜二結俱解時,依五陰來說,是破色陰境界。

六結:       
1.滅結 —        識陰
2.空結 —        行陰
3.覺結 —        想陰
4.根結 —        受陰
5.靜結 —        色陰
6.動結 —        色陰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20 15:09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如是」指上所說的「返聞」修持功夫,逐漸增進,定力轉深,所聞的動靜二境既已不生,而與聲境相倚的能聞之根,也隨之俱盡。因能聞是仗倚所聞而存在,所聞既盡,能聞必隨之而盡。至此,能聞與所聞皆盡消,是「根結」亦解;根結既解,沒有能受所受,故「受陰」亦破。此時證入「人空」。如佛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齊此說。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盡聞」牒上「聞所聞盡」,根塵雙泯之境。「不住」是返聞功夫更進,不停駐於「盡聞」之境。此時根塵既脫,心中惟存一覺,即湛一無邊之覺境。此中有能覺與所覺;「能覺」是照此境之覺智,「所覺」就是湛一之覺境。今以不住「盡」境,故進而能覺與所覺皆空。因為根塵俱泯時,歸於盡地,若有盡相可得,即是著空,未得能覺亦空。「覺」屬智分,若不放捨,則成愛智之法愛,故是「覺結」,今根塵俱盡,盡境亦不住著,則不但所覺空,而能覺亦空。此時是解「覺結」;覺智既空,則想蘊亦破,而證入「法空」。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空」是牒前「覺所覺空」的空;「覺」是牒前「能覺」與「所覺」的覺。今謂能所二覺既空,功夫仍不斷增進而臻達至極圓滿,故連能空與所空盡皆消滅。所空指智境,能空指空智。能所二空滅,則解「法空」,而「行陰」破。佛云「空性圓明,成法解脫」,正齊於此,是證入「俱空」。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生滅」總指諸結的生滅而言。六結之動滅靜生,靜滅根生,根滅覺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此六結都在生滅,故最後的「滅結」亦當滅除。若滅結不解,停滯「俱空」境界,還是微細障礙。此「滅結」就是佛前所說的六結次第生起的第一結—「由汝無始心性狂亂」,乃最原始的生相無明。因最微細,故最難破解。如《圓覺經》所說迷智四相的壽者相云:「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雖覺照清淨心源,因自認自家「本地」,故修無漏之智所不自見自除。就如同「命根」不可斷除一樣。即禪門祖師常斥的「命根不斷」者,此正停住「空」之極境。禪門說「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法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剎土現全身。」又云:「登上須彌峰頂,還須回來落草。」百尺頂端如何更進一步?就是下來落草呀!何謂「落草」?落草為寇,此喻不停空域而回歸現實來。這正是「滅結」滅除,而「寂滅」現前之時。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至此六結盡解,五陰全破。如佛前說「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破空而後的「寂滅」境地。所謂「寂滅」,並非排拒一切生滅或消滅一切生滅而後滅;而是諸法本自寂然,一切法皆本自寂滅相,故乃以整個法界的緣起相為寂滅本身—即生滅相,即是大寂滅境。故寂滅之性隨處現前;非離聲而聲自寂滅,非離聞而聞自寂滅,非離覺而覺自寂滅,非離空而空自寂滅。此解「滅結」而破「識陰」。既得大寂滅境,則能發起大慈悲作用。下文「忽然超越」下,皆是稱性全體大用的述說。

今將「次第解結破陰修證」過程表解如下:

解結次第: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解「動結」               
所入既寂,動靜不生        解「靜結」        破「色陰」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解「根結」        破「受陰」        證人空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解「覺結」        破「想陰」        證法空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解「空結」        破「行陰」        證俱空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解「滅結」        破「識陰」        證寂滅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6-26 14:29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從上說的逐次破結修證,以至寂滅現前;是自利的階段。在自了漢者,此即是大休歇地。然而修菩薩道者,至此則更是一大轉折;從自利而轉變成利他的妙行。在寂滅現前時,突然超越了世間及出世間。「超越」是超脫的意思。此並非遁逃出離;而是深入其間而不為繫累的意思。這裏有超越世間及超越出世間兩重。「世間」指六凡眾生為我執所礙的世間;「出世間」,指三乘聖者(指聲聞、緣覺與權教菩薩)尚為法執所礙的出世間。今菩薩入三摩地,我法雙空,俱空不生,故得超越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謂心光普照,十方無不圓滿光明。即卷四說的「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

「獲二殊勝」:上合諸佛慈力,下合眾生悲仰。此為菩薩全體大用,超越權、小,唯摩訶薩菩薩法,故稱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此下述說所證境界的妙功能作用之總綱。有兩項:第一是向上契合於佛的慈力,第二是向下契合於眾生的悲仰。今先述第一。

觀世音菩薩修道至此,已證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境域。故能上合諸佛,下契眾生。十方諸佛圓證本妙覺心,今亦同樣與佛圓證,故能契合。

又十方諸佛如來圓具大慈悲力量,今亦與佛圓具,故云「同一慈力」。因有此「慈力」,故能於十方三世隨緣赴感,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分身百千億而有三十二應身普門示現之妙用。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第二殊勝,能向下契合一切眾生心理所需;也就是能站在眾生立場,設身處地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悲」是悲切,「仰」是仰望。眾生身處苦海,悲切希望佛力救援。今深切體會眾生的需求,故能三十二應施無畏力給予救助,是其妙用。

具此兩種殊勝,即是學道成佛的價值,也是本《首楞嚴經》的價值。若無此二殊勝,必如外道最終目的在生天享福,對世間眾生有何裨益?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論義】

自《首楞嚴經》譯出後,代代修此法門者眾。今舉《憨山老人年譜自敘實錄》卷上云:

「予三十歲。正月,自河東同妙師上五臺,……為卜居北臺之龍門,乃最幽峻處也。以三月三日,於雪堆中,撥出老屋數椽以居之。時見萬山冰雪,儼然宿慕之境也,予身心洒然,如入極樂國。

未幾,妙師往遊夜臺,予獨住此,單提一念,人來不語,目之而巳。久之,視人如杌(即小凳),直至一字不識之地。初以大風時作,萬竅怒號,冰消,澗水衝激,奔騰若雷,靜中聞有聲,如千軍萬馬出兵之狀,甚以為喧擾,因問妙師。師曰,境自心生,非從外來。聞古人云,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予因溪上一獨木橋,日日坐立其上,初則水聲宛然,久之動念即聞,不動即不聞。一日,坐橋上,忽然忘身,則音聲寂然,自此眾響皆寂不為擾矣。

予日食,惟以麩和野菜,以合米為湯送之。初人送米三斗,半載尚有餘。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及覺,則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即說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自此內外湛然,無復音聲色相為障礙,從前疑念,當下頓消。及視釜,已生塵矣,以獨一無侶,故不知久近耳。」

足證「耳根返聞圓通」之實有可驗。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蘇子由(蘇轍)論《首楞嚴經》觀世音以聞思修為圓通第一,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乃至寂滅現前,若能如是,於一彈指間遍歷三空,即與諸佛無異矣。」又讀《金剛經》「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歎曰:「須陀洹所證,則觀世音所謂『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者耶?」入流,非別有法也;唯不入六塵境界,而能安然常住,就是入流了。兩經所說,若合符契。蘇子由固然是經過採賾(賾:幽深難見處。)深義而發兩經的幽旨,必是從自己胸中流出,謂「於一彈指間遍歷三空,即與諸佛無異」,若非徹悟,不能說出這種話來。

《法華經.普門品》偈云:「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所謂「真觀」,就是本經所說的「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境界;所說的「清淨觀」,就是「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的境界,所說「廣大智慧觀」,則是「空覺即圓」以至「寂滅現前」的境界,又「慈觀」,就是此處的「同一慈力」;「悲觀」就是「同一悲仰」。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卯二  廣明成就功德(分三)     辰一  三十二應   辰二  十四無畏   辰三     
今辰一  三十二應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脩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由於供養觀世音如來,故蒙彼如來傳授「如幻聞熏聞脩金剛三昧」。「如幻」如幻人作為。謂依法修持斷惑證真的修作,皆徹知其無實性,以修即無修,作即無作,亡情絕能,無念無著,故一切修證都如幻如化非實。「聞熏、聞脩」者,謂以聞性返聞而向內熏習,以返聞而修證,是熏修皆不離返聞。

因為依聞性而熏修,以致心精遺其聞而結惑淨盡,則三昧現前,即是金剛乾慧地。「金剛」是喻其能摧毀如幻之法的情執。以金剛常住不壞,是則常真實;並非離棄如幻而別有所謂真實。

由於上合諸佛同一慈力,遂能愍物與慈,應機與樂,所以能三十二應普門示現,入諸國土。所稱三十二者,是現十法界身,圓應群機。開之有三十二,合之唯四聖六凡,攝盡群類。《普門品》細數之共有三十三應,其實其中一為本尊,三十二是化身。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由於圓通性現前,與佛同一慈力,所以能現「佛身」。此針對修菩薩道將成未成者,而示現「佛身」給予說法。「入三摩地」就是進入正定、正受。「進修無漏」進而修習無漏智,指菩提涅槃。「勝解現圓」,謂隨其所修法門,於「無間道」(方斷惑而不為惑間隔之無漏智,乃前念之因道)因行已滿,將入「解勝道」(已斷惑已,正證理之智曰解脫道,乃後念之果道)所起殊勝之解,即將欲圓滿而未滿時。

在此時,觀世音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使他進入解脫道而圓滿正覺佛果。「解脫」者,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之謂。因為十地菩薩坐華王座,將成正覺,仍有微細煩惱,而須賴佛說法,斷最後一分無明,才成佛道。觀音菩薩就在此節骨眼為現佛身而為說法。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有學」:以聲聞乘說,未證阿羅漢或辟支佛以前,皆屬有學位;阿羅漢與辟支佛則是無學位。

「辟支佛」有兩種:(一)獨覺(此處所說者)(二)緣覺:(下文所述者)。梵語「辟支佛」(pratyeka buddha)的辟支(pratyeka)含有「獨自」和「因緣」兩種意思,故有「獨覺」與「緣覺」兩種。

「獨覺」之人,出無佛世,唯依自力獨自修道,觀大自然變化,自悟無生,故稱「獨覺」。又「獨覺」有「部行獨覺」(不依靠佛聲教的多數人團體,觀內外緣而證悟)及「麟角獨覺」(如唯麟角一支,居無佛世而獨悟者)兩種。

今說「寂靜妙明」謂其獨善寂靜,求自然智。「勝妙現圓」謂殊勝的自然妙智將現圓滿。此時觀音菩薩即現獨覺身而為說法。當然必說諸法無生之理,令其解脫圓滿。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論義】

「獨覺」之無師自悟者,佛教亦承認其果位。既然是出無佛世而無師自悟,當然沒有歸依佛教,沒有受佛法薰習。如此而證解脫果,佛亦承認之,是佛教心胸開闊;只要真實覺悟宇宙真理者,即是佛;並非必定歸依佛教才能得救。此即佛教客觀、理性、開明的作法。此大異於神權宗教,必進入其教,求其道,拜其神才得解脫。神權宗教者,其「神」有絕對權柄,掌握生殺大權,一切眾生功過皆必由其裁奪賞罰;此即命運決定在「神」。佛教不然;佛教講「業」,業力是自己行為的自我負責,與「神」無關。如人要造惡下地獄,乃自作自受,其業種子自感地獄苦報;而地獄非佛所造,乃其自業顯現,完全與「神」無關。那麼行善自感生天,亦是此理;學出世法亦然。雖然出無佛世,所修所悟確與佛一樣悟境,也即是佛果。故皆肯定其果位。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7-9 14:20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上講第(一)種「獨覺」,此說第(二)種「緣覺」。所謂「緣覺」是觀十二因緣而覺悟者。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十二有支、十二鉤鎖。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有緣生,生緣老死。此中有惑,業,苦三道的轉變,乃三世兩重因果的變化。

(順觀流轉門,乃知生起次第,有十二支,不出惑、業、苦三道。而成三世因果:無明緣行行即業行,由無明惑而來。此是過去世惑業二支因。行緣識即投胎時第八識,識緣名色胎中心色和合,名即是心,以心無形相,但名而已,心即投胎之想愛,色投胎中父精母血;名色緣六入即一身所具六根,而能入塵;六入緣觸孩童時,六根觸對於六塵。;觸緣受稍長根塵相對,便知領受,此現在世五支果。;受緣愛成人時,對順境則生愛,逆境則生憎,說愛憎含其中,此是現在世之惑。;愛緣取;取緣有此二支,是現在世之業,取是業之初,有是業之成。;有緣生即未來世受生;生緣老死即來生由少而老,由老而死。此二支,乃未來世之苦果。此十二支,連環鉤鎖,相續不斷,從因感果,果上再造因,由因再感果,惑、業、苦三,循環無已,生死不息,故曰流轉門。 ~ 摘自圓瑛大師 楞嚴經講義)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十二緣起,有四種義:
1.        分位緣起:以胎生學階段解釋。(有時間性)
2.        剎那緣起:一剎那間遍歷十二有支。(無時間性)
3.        連縛緣起:諸法互相連結而起,遍十方際。(如因陀羅網)
4.        連續緣起:因果遙遠相續於未來際。

故知十二因緣涵義深廣,決非單單通常所解的胎生學意思而已。《增一阿含經》卷46,佛曾說「因緣甚深甚深」,阿難不以為然。佛說無量世前,我曾做阿修羅王,你為兒子;我在大海中洗澡,你看水才及我腰,吵著要下水。我告訴你海水甚深,你不信,後將你帶入海中,你方信海水甚深。如今我說緣起甚深,你仍不信。(《大正》No.125, T12, p795c-796a)

佛說十二因緣有兩門:(一)流轉門—即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的生死流轉。其重點在認識生命的本質,只是一系列無盡緣起的生死流轉(二)還滅門—重點在能透視緣起無性,無明斷則其下各支皆斷而證入寂滅境界,是為解脫。

今經云「斷十二緣」,就是指觀「還滅門」而斷除流轉。其方法是:
(一)從逆觀為何有老死?因有生;乃至為何有行?因有無明。
(二)然後再順觀因有無明故有行;乃至因有生故有老死。
(三)最後逆觀欲斷老死,當斷生;乃至欲斷行,當斷無明;無明一斷,則其下各支皆斷。
此即悟入緣起性空之無生理;謂悟入無明無生,則無明斷;無明斷則其下支支皆斷。

所謂「緣斷勝性」,即指「還滅門」所悟性空的無生理性。「勝妙現圓」:此性空生理性超越世間法,故稱「勝」;此理有解脫妙用,故稱「妙」。此勝妙境界將欲圓滿現前時,觀音菩薩即現圓覺身而為說法,令其圓滿解脫。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論義】

佛說十二因緣義甚深甚深,若以大乘立場觀之,如《般若心經》講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流轉」與「還滅」皆是性空。而在《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更說明十二因緣即佛性。如云:
「善男子!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善男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以何義故甚深甚深?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大正》No.374, T12, p524a)

從這段經文可知佛說十二緣起甚深真義,更知十二因緣在聲聞乘者與菩薩乘者解迥異;尤其來到《大般涅槃經》就直稱十二因緣為「佛性」。如該經又云: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同上(《大正》No.374, T12, p524a)。

緣起的法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故緣起只是彼此互倚的「因待關係」,其中毫無自性存在。因此緣起即是性空;也因此,「空」即是佛性。如同經文又說:
「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即同上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同上)

故知「佛性」者,並非實有自性;而是以性空為性,而所說「真我」,亦以無自性(無我)為「真我」。此大異外道執有一靈體為本性,作為輪迴的主體。大乘佛教雖講「佛性」,但決不是作為根身的主宰;更非維繫輪迴的主體。故《大涅槃經》講到十二緣起即佛性時,緊接著說:「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是無我的主張。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得四諦空,修道入滅」:有學之人在「見道位」中,以八忍八智十六心,斷四諦「苦、集、滅、道」下,「見惑」八十八使是悟得四諦空理;而進入「修道位」、斷三界「思惑」八十一品,每品皆證得一分擇滅無為(由真智之揀擇力所得之夾法),故曰修道入滅。
所說「八忍八智十六心」,是聲聞乘人斷惑過程。「忍」與「智」之分別,是前剎那的「無間道」與後剎那的「解脫道」之區分:
(一)「忍」,是正在認可四諦之理,不受惑體障礙間隔,故此位為「正解脫位」,亦正在斷煩惱之位,故「無間道」是「斷」(正在實行斷煩惱)。
(二)「智」,是已知道四諦之理而解脫了惑體,故此位為「已解脫位」,故「解脫道」是「證」。
從上得知:「智」是「忍」的果,所以是無漏的;而「忍」亦欲表示其無漏,以簡別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中「忍位」之有漏性,故將「苦法忍」叫「苦法智忍」,將「苦類忍」叫做「苦類智忍」。

又「法」與「類」的區分,是觀欲界者為「法」;觀上二界者為「類」:
(一)「法」,是指諸法的真理,例如在「苦諦」上,是指無常、苦、空、非我之理,而先認證了知諸法之真理,故將欲界的苦諦叫做「苦法智忍」;集、滅、道諦如之。
(二)然後,在觀「上二界」(色界、無色界)的苦諦,真智發明,如欲界苦法之流類(類似欲界苦法),故稱「苦類智忍」。集、滅、道諦如之。

[ 本帖最後由 黃楊木 於 2012-7-26 11:21 編輯 ]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TOP

 80 1234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