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淺釋 摘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淺釋 摘錄

http://www.siddham.org/yuan3/shuanhua/ly_15.html

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日宣化上人講於臺灣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大勢至」:就是這一位有大勢力的菩薩,又名「無邊光熾身菩薩」,他的光明遍照十方國土。「法王子」:佛是法王——法中之王。國有國王;天上有玉皇,就是天王;佛為法王,菩薩呢?就是法王的弟子,法王子也就是法王的弟子。所以說:

佛為法王,
於法自在。

菩薩是學習佛法的,所以就是法王的弟子,這一位大勢至菩薩是法王的弟子。

不單他一個人,「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和他同倫,就是同樣的、同類的。倫者,類也,就是和他一樣的。雖說和他一樣的,但這菩薩多少也有不同的,就是和他差不多的,因為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是五十個果位,加上等覺和妙覺,這是五十二位。五十二位菩薩是五十二個果位,這裏邊所包括的菩薩就有無量無邊了。

所以,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在說完了前邊二十三圓通的時候,他們同時就從自己的座位站起來了。每一位菩薩都有他的座位,他有意見要發揮,想要說他所得的圓通,所以就從座而起了。從他自己所坐的位置站起來,這也就是表示: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道不虛行,
遇緣則應。

從座而起,這也是一種表法,表示佛就要說這種法了;這菩薩也要陳述他所證得這種圓通的道理。
「頂禮佛足」:這頂禮是五體投地,一心恭敬,那麼樣來頂禮。在頂禮的時候,應該有一種觀想。觀想什麼呢?就說「能禮所禮性空寂」,能禮和所禮,性都是空寂的。「感應道交難思議」,雖然說是空寂,但是有一種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的境界現前。你禮拜哪一位菩薩,或者哪一位佛,都應該觀想這一位佛或者菩薩。

那麼大勢至菩薩和他同來的伴侶——這些個菩薩的朋友,都向釋迦牟尼佛來頂禮,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行「接足禮」,以自己至尊的頭叩到地下,用自己兩手去接佛的兩足,表示這是最恭敬的。
「而白佛言」:對佛就說了。前邊這幾句經文,是結集經藏時所說的。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

大勢至菩薩就說了,「我憶往昔」:記得我在往昔,就是很久以前我初發心那時候。這初發心的菩薩不一定就成功,最要緊是在初發心以後,就念念不退轉,才能成就佛果。如果你發菩薩心,然後又退失菩提心,那也就不能證佛果。你還能證佛果,那也是將來你再發菩提心的時候才能證。

所以有這麼幾句話,說:

魚子菴摩羅,
菩薩初發心;
三事因中多,
及其結果少。

魚子,就是魚生的子。有很多魚子,但不一定個個魚子都會變成魚。菴摩羅果呢?這種樹開的花很多,但是也不能結那麼多的果。初發心的菩薩也是,初發菩薩心的人很多,但真能證得菩薩果位的也是很少的。所以說:「魚子菴摩羅,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

這大勢至菩薩沒有退失菩提心,所以他記得往昔,也就是以前的事情。

「恆河沙劫」:恆河是在印度的一條河,在佛說法處那個舍衛國的前邊。人人都知道這一條河,所以佛說大數目的時候,都說恆河沙;那麼大勢至菩薩也是用這名稱來形容時間的長。劫,是梵語,叫「劫波」,此云「長時分」,此是一個最長的時間。

「有佛出世」:那時候有一位佛出世,「名無量光」:這佛出世名叫無量光,還有無邊光、無礙光、無稱光...共十二個如來,所以說「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在這一個大劫裏邊,就是相繼一個大劫這麼長的時間。

※               ※                ※

還有很少的時間,我講一講今天到大仙寺去,見這個「不是老和尚」,他是個年輕的和尚。

這一位和尚是誰呢?就是「開禪不是老和尚」。我怎麼叫他不是老和尚呢?我看他就願意做工,雖然八十多歲了,身體還是那麼健康,手的肉還沒有瘦得皮包骨,肉還很多,大約還很有力量。所以我憑著對這位老和尚的印象,我給他起個名字叫「不是老和尚」,我希望他永遠都不老。

這一位老和尚很好玩的,可以說是有大智慧,辯才無礙,歡喜打機鋒,歡喜當頭棒喝。所以他就說了一首偈頌,這首偈頌說的是什麼呢?我今天念給大家聽聽。他說:

水流平地本無聲,
地有高低而有聲;
大道無言周法界,
因貪瞋癡而有爭。

他說出來後,就有人寫了下來。然後我說:「這不是你說的,這是本來我早就知道的,我念給你聽聽,你都是在我這兒學來的。」

我就念給他聽,啊!他好像很驚奇的樣子,等一等,他說「哦!那你早就會嗎?」

我說:「當然早就會了,不然怎麼會你一說,我就記得呢?」

這樣之後,我們兩人談話談得很多。我臨走時,在他所坐的椅子上坐一坐,在他床上也坐一坐。我說:「我不走了,你趕快走,你不能在這兒住了。」

他說:「哦!我可以在外邊。」

「外邊我也不准你住。」

那麼他也很好玩的,我要走了三次,又回去三次,我說:「我就歡喜這個,你這個茅棚是世界第一的,不單世界第一,天上也沒有,所以這回我一定要這茅棚,你趕快走好了。」我要遷他單,他也不走,結果我走了。

我說:「我再回來,我就把你小茅棚給燒了,我看你在什麼地方住?」

這是我們今天去吵了一架,但是也沒有攆走這老和尚。我想把他攆到美國去,我說:「你趕快到美國去,不要在這地方住。」

這是今天的一個經過,我向大家報告一下。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08-12-16 10:42 編輯 ]

TOP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大勢至菩薩遇著這十二位如來,十二位如來就是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燄王光、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難思光、不斷光、無稱光,和超日月光這十二位如來。最初這一位的名字叫無量光,阿彌陀佛也叫無量光,但這十二位如來相繼一劫,相信這是一位古彌陀。釋迦牟尼佛有古釋迦、今釋迦;這一位無量光佛大約是古彌陀。那麼最後這一位佛叫超日月光,他的光明超過百千日月那麼樣光明。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在無量光佛那時候開始,我就在因地修這念佛法門,乃至於最後的超日月光佛,這十二位如來,我都跟他們修習念佛的法門,所以說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彼佛,就是這十二位佛,因為大勢至菩薩修這念佛法門,經過一個劫這麼長的時間,學習念佛三昧的法門。三昧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是「正定」和「正受」。

念佛法門是怎麼樣修習呢?先舉個譬喻來說,「譬如有人」:譬如說有兩個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這兩個人或者是朋友,或者是父子,或者是有其他的親戚關係。其中一個人就專心記憶另外一個人,譬如說甲他記憶這乙;可是乙呢?乙人專忘,他就不記憶這事情,專門忘記這事情。

「如是二人」:像這樣的兩個人,甲善於記憶,乙善於忘記。這兩個人「若逢不逢」:就是遇著了,也等於遇不著一樣,因為甲專門記憶,乙就忘記。這能記憶的甲,若是看見善於忘記的乙,當然他會記得;可惜甲看不見乙。這既已忘記的人,就算見到記著他的這個人,他也忘了,不記得他或者是自己的父親,或者是自己的朋友,或者是自己的親戚。因為他善於忘——專忘,他不記得。不記得,所以就若逢不逢。

「或見非見」:或見,或者有的時候見著;非見,也等於見不著一樣的。因為有一個人不記得,有一個人記得,這也好像一個巴掌在虛空裏拍不響,必須要兩種因緣和合才可以,所以他們就是見著也等於不見一樣的。

「二人相憶」:譬如有兩個人彼此互相記憶,互柏不忘。你記得我,我記得你,互相這麼掛著,互相都這麼想念著。甲也想乙,乙也想甲,二人相憶,「二憶念深」:這兩人記憶很深刻的。像這樣的兩個人,彼此互相記憶著,「如是乃至從生至生」:這樣的兩個人互相記憶,你想念我,我想念你。這就譬如佛也想眾生,眾生也想佛。前面的一人專憶,那就是佛想念眾生;一人專忘,就是眾生不想著佛。佛雖然想念眾生,眾生不想佛,所以這光也就合不上。不合光,就不能有感應。


那麼這兩個人互相想念,佛也想念眾生,眾生也想念佛,這彼此想念都是很深刻、很誠摯的。如是二人,乃至從生至生,從今生到來生,或者生生世世,或者幾個大劫也不相捨離。「同於形影」:兩人相憶的這種情形,就好像我們人的身形和影子一樣。身形也離不開影子,影子也離不開身形,互相不捨離,就像這樣子。「不相乖異」:不會大家見不著的。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08-12-16 10:53 編輯 ]

TOP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十方如來」:這十方相信各位都知道了,就是東、西、南、北這四方,加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四隅,這是八方;再加上方、下方,這是十方。十方世界都有如來,都有佛。「憐念眾生」:他們常常想念一切眾生。「如母憶子」:就好像母親想念兒子一樣的情形,那種想念是純真的,是出於至情至性的。

「若子逃逝」:母親想念兒子,這兒子可不想念母親,就跑了,想要到外邊去遊玩。「雖憶何為」:這個兒子跑到外邊,這個時候,母親想念兒子,怎麼樣想,他也不回來。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子若憶母」:做兒子的若是也想念母親,好像母親想念兒子那樣。「如母憶時」:像母親那麼樣至情至性地來想念兒子那種的心情。

「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這時候母親和兒子生生世世都不會互相違遠了,都不會離開的,不會見不著的。

這一段經文是說,我們眾生若是念佛,也像佛念眾生那麼樣地真誠——那麼真、那麼誠,佛一定來接引我們眾生的。可惜佛念我們眾生,我們眾生不念佛,忘了念佛,忘了想念佛了;也就好像那個母親想兒子,單單母親想兒子,這兒子不想母親,所以就不容易見著。若是兒子也想母親,那母子時時刻刻都不會離開的,不會互相違遠,就是不會違背父母跑到外邊去,不會跑的。就是我們眾生若念佛,也很快就會回到常寂光淨土,回到佛所住的地方。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若眾生心」:若,就是假設之詞。假設眾生心,這眾生就包括你我他,過去的眾生、現在的眾生、未來的眾生,都包括在內了。所以對這一句經文,你不要想這是其他的眾生;你應該直下承當,就是自己,就是我這一個不成器的眾生,就是我這一個沒有出息的眾生,就是我這一個不知道報佛恩的眾生,就是我這一個把佛忘了的眾生。你若自己這麼樣一想,就應該生大慚愧,佛悲心切切來教化我,我塞耳不聞,我把耳朵堵上了,不聽佛的教導,心裏根本就沒有佛的存在,沒有一個「佛」字的存在。

你們各位想一想,在臺灣佛教盛行,或者人人都知道有佛,知道拜拜。但你向世界去看一看,不知道佛的人有多少?不知道拜拜的人有多少?就算知道有佛的人很多,知道拜拜的人也不少,但是這拜拜裏頭,又分出來有佛教的拜拜、外道的拜拜、旁門左道的拜拜,這裏頭都有的。所以我們現在不懂這念佛的法門,有的時候還叫旁人不要念佛,不要信佛,你說這是多顛倒呢!

這念佛一句是不容易的,你不要以為那佛誰都會念,但是你若有業障障著你,你想念也念不出來。

※               ※                ※

瘋魔掃秦
你們各位曾經看過戲,有一齣戲叫「瘋魔掃秦」,這是地藏王菩薩想去教化南宋的丞相秦檜。

秦檜在往昔很孝順父母的,因為他孝順父母,有一些功德,所以今生就得了富貴。可是得了富貴,他就忘本了,不知道再繼續以往的善根,而培植將來的善果。因為忘了,於是乎就造了很多罪業。

地藏王菩薩和他大約也是老朋友的關係,所以就覺得這個人我應該度一度他。地藏王菩薩的願力大,他就發心去度這秦檜。

他怎麼樣度秦檜呢?他預備在手心裏寫一個「佛」字給秦檜看,只要秦檜認識這個字,念一聲,說這是一個「佛」字,那麼他就把秦檜所造的罪業都赦免,不究以往了,因為他說了一個「佛」字。地藏菩薩有這種善巧方便的方法去度秦檜,可是秦檜見著地藏王菩薩,也不生恭敬心。因他不生恭敬心,地藏王菩薩就用大威神力,用拂塵一掃,這麼一晃,秦檜自自然然就跪倒地下了,想要站起來也站不起來。地藏王菩薩就伸出一隻手,問他說「你看看我手心裏這是個什麼字?」

秦檜一看就說了:「我中過狀元,現在做的是宰相各國的文字我都認識,所有各國來的文字都要經過我的眼睛來看,何況這麼一個字呢?你以為這個字我不認識?我認識是認識,我就不給你念。」

你看看!地藏王菩薩用慈悲心,只叫他讀一個「佛」字,他也認識這個「佛」字,但是就不念出聲音來,還說:「我認識是認識,我就不給你念。」結果他業障不消,還要墮地獄去,這足證明念佛是不容易的。

※               ※                ※

這眾生的心,你叫他一定來想念佛,這也是不容易的。所以才說假設,這經文只是假設之辭,假設就是或者。或者你這眾生心,「憶佛念佛」:憶佛,憶就是想念於佛,憶念於佛,回憶於佛;念佛,你能想念佛,你心裏想念,口裏也就念佛了,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憶佛、念佛,專一則靈,分馳則蔽。你心念專一了,念佛念得懇切至誠,水流也是念佛,風動也是念佛,念得一切聲音都是「阿彌陀佛」,這叫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現前,就是你現生;當來,是將來,或者你來生。

「必定見佛」:你一定能見著佛,因為佛的願力,只要念佛的,佛一定要攝受他。所以「去佛不遠」:你離佛已經不遠了。

「不假方便」:你不需要藉著種種的方便法門,來修持這念佛法門。念佛就是捷徑中的捷徑,方便中的方便,最圓頓、最簡單、最容易的一個法門。所以不假方便,不用再另找一個方便法門了,這個念佛法門就是方便中的方便,是最好的。

「自得心開」:心開就是覺悟了,就是你明白了,你豁然心開悟,豁然貫通了,豁然就得到這念佛三昧,所以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如染香人」:就好像身上有染香的人,「身有香氣」:他身上就有一股香氣。因為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這就可以給他起個名字叫香光莊嚴。「我本因地」:大勢至菩薩自己稱這無我之我,菩薩本來沒有我,但是他對眾生說法,所以說有我。我本因地,我本來在因地的時候,「以念佛心」:用念佛的這種心願,「入無生忍」:得到無生法忍。

「今於此界」:我現在在這世界,就是我們這娑婆世界,「攝念佛人」:我攝受一切念佛人。誰念佛,我就幫助誰;誰念佛,我就接引誰。只要他能念佛,我就接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攝念佛人,我攝受這念佛人。念佛的人就好像一塊鐵,我就好像一個吸鐵石似的。你只要念佛,我就把你吸來,吸到極樂世界。

攝念佛人「歸於淨土」:都同生到極樂世界,到阿彌陀佛那個常寂光淨土裏邊去。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08-12-16 10:48 編輯 ]

TOP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佛問圓通」:在《楞嚴經》上,佛問所有的弟子,在聽過十八界之後,認為哪一個法門是最圓融無礙、最圓滿的,是最合自己根性的呢?所以大勢至菩薩就說佛問圓通。在本經的前邊,佛問各位弟子,哪一個得到哪一種法門,成就了他的圓通道果。

現在大勢至菩薩就說「我無選擇」:我沒有怎麼樣子來選釋,看看哪一個法門是第一?是圓通?可是我自己覺得就是這念佛法門是都攝六根的,你能:

一念彌陀一念佛,
念念彌陀念念佛。

你以念佛的心來求生淨土,把其他的妄想、雜念都停止了。你能用一念的念佛心來「都攝六根」,這六根就都聽話,六根就都不造反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對著色、聲、香、味、觸、法這種境界,都不被這種境界所搖動了。所謂以念佛而轉一切境,你以念佛而不為一切境所轉。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都攝六根,這六根就都會聽你的招呼,服從你的命令了,不會再著住到染污法上。所以都攝六根,這就是一個總持的法門,也就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淨念相繼」:什麼叫淨呢?沒有雜念,沒有其他的妄想,這就是淨。什麼叫念呢?你一念佛念念佛,念念佛就是一念佛,你一念不間斷,就這一念,一定會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淨念相繼,這「相繼」是很要緊的,你不要念念就不念了,你要:

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

念得很自然而念,你想要不念佛也辦不到了,它自己就會念了,所謂欲罷不能,你想要停止這念佛的聲音,辦不到了。就好像喝醉酒似的,念佛念得醉了,想不念也不行,只有一個念佛心。

所以,淨念相繼,相繼就是繼續不斷。繼續不斷地這樣念下去,天天念佛、月月念佛、年年念佛、生生世世都念佛,沒有停止的時候。你能發這樣的心,這就叫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又翻譯為「等治」。有的人以為它還是那個三昧,這個三摩地就是定慧圓融,定慧不二了,這是得到這種的三摩地了。

「斯為第一」:若以我來看,以我修行所得到的經驗,以我個人身體力行,從無量劫到現在,若叫我說哪一個法門是第一,其他的法門我都不注意的,只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才是第一法門。

大勢至菩薩根大的這種圓通,若是對十方眾生來說,他是第一。那麼,在這二十五圓通之中,文殊菩薩選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那為什麼不選擇大勢至菩薩這念佛法門做為圓通呢?就因為我們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的耳根很利,容易入道,容易成就三昧的這種功夫。所以文殊菩薩為娑婆世界選這個圓通,以觀世音菩薩這耳根圓通是最為第一。


[ 本帖最後由 大明 於 2008-12-16 10:50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