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羅漢與沙彌

羅漢與沙彌

昔雀離寺。有一長老比丘得羅漢道。將一沙彌   時復來下   入城遊觀。衣鉢大重  令沙彌擔  隨從其後。

沙彌道中  便作是念。「人生世間  無不受苦。欲免此苦  當與何等   道  作是思惟。「佛常讚歎菩薩為勝。我今當發菩薩心。」

適作是念。其師即以知他心通  照其所念。

語沙彌言。「持衣鉢來。」沙彌持衣鉢授與其師。

師語沙彌  「汝在前行。」

沙彌適在前行   復作是念。「菩薩之道甚大勤苦。求頭與頭  求眼與眼。此事極難非我所辦。不如早取羅漢  疾得離苦。」

師復知其所念     語沙彌言。「汝擔衣鉢  還從我後。」........  如是三反。

沙彌怪愕  不知何意。

前至所止處。叉手白師   請問其意。

其師答曰。「汝於菩薩道三進故。我亦三反推汝在前。

汝心三退故推汝在後。

所以爾者。發菩薩心    其功德。勝滿三千世界成就羅漢故也。」

TOP

其師答曰。「汝於菩薩道三進故。我亦三反推汝在前。

汝心三退故推汝在後。

所以爾者。發菩薩心    其功德。勝滿三千世界成就羅漢故也。」

感謝大明    貼心照顧眾人

這個故事看懂些什麼嗎
聯絡電話 0928 807 814

世事如棋 乾坤莫測 笑盡英雄阿 三宇敬上

TOP

想到~~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TOP

提供一下白話文版本~
如覺得文言部份太深澀 可以對照參考~

從前有一長老比丘,已得阿羅漢道,具有他心通。一日帶一沙彌進城遊覽。因衣鉢太重,由沙彌擔著,跟在後面走。
沙彌一面走一面想著:人生在世,無不是苦,應該怎樣才能解決苦惱呢?佛常讚歎行菩薩道為最勝,我今應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才作此念,老比丘即知道他的心念,即對沙彌說:「把衣鉢包給我,你在前面走」。
沙彌遵照師命,便把衣鉢包交給師父,就在前頭走。
沙彌復又想著:菩薩道太苦,求頭予頭,求眼予眼,這些事太難,
不是我所能做到的,還是取羅漢道,速脫苦海。
老比丘又知道他的心念,便對沙彌說:「你扛衣鉢包,在我後面走」。
像這樣忽然在前走,忽然在後走,換了三次了。
沙彌很納悶,不知是何道理,就合掌請師父開示。

師父道:「你於菩薩道三進,我就三次推你在前走,因你心三退菩薩道,我就叫你在後走。為什麼呢?因為發菩薩心的功德勝滿三千世界,是不可思議的,成阿羅漢的人,是無法比擬的啊」!

TOP

發心行菩薩之功德難以計量,同時要能堅持也不容易,所以相對受人敬重。
又菩薩難行能行,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身示範而渡眾,故而"先驅"。

TOP

當故事不再只是故事‧‧‧

TOP

謝謝大明兄分享
謝謝大仰的白話文版
不然我真得看不懂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