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平等法是佛法

平等法是佛法

平等法是佛法

轉貼自 http://www.dizang.org/jz/hy2/087.htm

出自淨空法師“華嚴經講記”

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眾生一定要隨順佛陀的教誨,要修“一切法平等”。

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生佛平等”,這真的講到究竟處;生是眾生,佛是諸佛如來,你看看佛他多謙虛,這些地方我們要學。

眾生跟佛平等,佛不說“佛生平等”,佛把眾生放在前面,把自己放在後面,我們要學這一點。

眾生與佛平等,他不說佛與眾生平等,處處在教導我們謙虛忍讓;

在日常生活當中,佛菩薩讓眾生,眾生不讓佛菩薩,這個是理所當然的現象。

佛菩薩怪不怪?一點都不怪。眾生要懂得忍讓,這個眾生就是佛菩薩,他就不是凡夫。

凡夫境界,法爾如是,他就是要爭,他就不肯讓。佛菩薩非常清楚,非常明了,一點都不在意,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我們能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我們會不會向佛菩薩學習?

學作佛就要在這些地方,一切時一切處學著處處尊重別人,時時自己要謙虛卑下。佛如是,儒也如是。

儒家講禮,禮的本義,禮的精神,自卑而尊人;自己卑下,尊重別人,禮!

儒跟佛都沒有驕慢。

但是今天世間,禮沒有了,佛也沒有了。

我們常常聽到的,只要有一點點長處,值得驕傲!這個跟儒,佛完全相違背。

儒,佛無論是智慧德能達到究竟圓滿,也謙虛,也自卑,也讓人,一絲毫傲慢的習氣都沒有,心裡頭沒有我慢的這個念頭。

你要問為什麼?因為佛知道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這個說法是真的不是假的。

要講到究竟處,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怎麼敢輕慢?

平等法是佛法,平等的行是自卑而尊人,

平等行  絕對不是說:我跟你平等,你跟我差不多!這已經就不平等,這裡頭有爭的意思在裡頭。

所以平等的形象,平等的行為決定是謙讓。彼此互相尊重,互相禮讓,決定不會有爭執,有一點點爭的意思,自己趕快有覺悟,我煩惱起現行!

“平等”是性德現前,有一點點爭的念頭,有一點點勝的念頭,煩惱已經起作用了,把你的平等破壞了。

我們今天講和平破壞了,衝突起來和平沒有了。

衝突就是自己好勝那一點念頭,自以為是的念頭,不能謙虛忍讓的念頭,這個是內在的衝突。

我們佛法名詞講,煩惱起現行,阿賴耶識裡含藏著煩惱起現行。

和平被破壞,禮讓被破壞,謙德被破壞,自己往往不知不覺,不曉得自己過失在哪裡!

-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第868卷)
【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眾妙普清淨。佛號一切法平等神通王。】
* 一信生必有死。  * 二信人命無常。  *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 五信佛語不虗。  * 六信實有淨土。
* 七信願生即生。 *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