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12
發新話題
打印

98年8月嘉言簽到處


八月第四週嘉言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
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
十分誠敬,往往人就開悟,得大利益。~~~~~~印光大師

TOP

求學、求道都在一個「求」字,是要自己去求得的(蠟筆~~老師講的求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啦),自己不肯,就沒有人跟你說了。因為眾生不知道、也不懂得求,所以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現身說法,以代眾生求。我們在佛經裡看到的,那些當機的人,就是代眾生求法。在《無量壽經》裡,阿難出來啟請,就是代眾生請法。

道與學一定是要有求才說的,他的用意是重道-尊師重道。唯有尊 唯有重,學的人才真正得受用,
如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往往人就開悟,得大利益。」所以古人常說:「不誠不悟」。沒有誠敬的心,什麼利益都得不到,縱然來聽,也不過是記問之學而已,是無法得到真實利益的。

真實利益,就是儒家所講的變化氣質,也是佛法所說的轉識成智。果然能變化氣質,就是轉凡成聖。不會聽的,只是聽語言、文字而已,與自己的心性毫無相關。若絲毫的誠敬心都沒有,所得的也不過是皮毛、表面而已。如果大家留意一下,對這些現象就會看得很清楚。

也許我們自己會認為:「我對老師的確是很恭敬,對佛法也是很恭敬,自己也很深入,為什麼會得不到利益?」試想:我們對惡人呢?對討厭的人呢?是不是也做到恭敬了呢?真心裡面是沒有分別的,有分別就不是真心。我對這個人恭敬,對那個人不恭敬,這個心是假的,是二心。所以毛病就發生在沒有誠敬心,沒有恭敬心。

真正恭敬心就是一心,就是平等心,就是清淨心。無論表現的怎樣虔誠,心裡有分別、執著,就不是一心。有分別就不平等;執著是染污、不清淨,這就是聽法、讀經不能得到真實利益的關鍵。~~~淨空法師

記得宣化上人禮拜天下的大惡人    佛菩薩都做給咱們看了  慚愧慚愧
對討厭的人那就更難了   尤其是得罪自己的或與自己切身相關的   讓我想起我以前還會跟別人說那是示現來
破你的執  輪到自己都不管用了  不甘願了  證嚴上人靜思語裡面最震憾我的一句話是沒有我不能相信的人  看到這句話一則以喜  一則以疑  喜的是多開心多簡單的世界   疑的是以因果論來說是成立的  但這句話是不是另外有但書   不然如此處世  不是危機重重嗎??


[ 本帖最後由 難第 於 2009-8-21 19:56 編輯 ]

TOP

共聚善念 渡過難關 慎戒虔誠 讓善念共振
---- 慈濟證嚴上人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作適當的奉獻。
---- 聖嚴法師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
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
十分誠敬,往往人就開悟,得大利益。   --- 印光大師

TOP

共聚善念 渡過難關 慎戒虔誠 讓善念共振
---- 慈濟證嚴上人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作適當的奉獻。
---- 聖嚴法師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
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
十分誠敬,往往人就開悟,得大利益。   --- 印光大師

TOP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老實念佛    莫忘西方極樂是君家
念念真誠念念通 默默感應默默中
直至山窮水盡處 逍遙法界任西東

共聚善念 渡過難關     慎戒虔誠   讓善念共振      
     ~~~慈濟證嚴上人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作適當的奉獻。
    ~~~~聖嚴法師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
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
十分誠敬,往往人就開悟,得大利益。~~~~~~印光大師

TOP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老實念佛    莫忘西方極樂是君家
念念真誠念念通 默默感應默默中
直至山窮水盡處 逍遙法界任西東

共聚善念 渡過難關     慎戒虔誠   讓善念共振      
     ~~~慈濟證嚴上人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作適當的奉獻。
    ~~~~聖嚴法師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
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
十分誠敬,往往人就開悟,得大利益。~~~~~~印光大師

TOP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老實念佛    莫忘西方極樂是君家
念念真誠念念通 默默感應默默中
直至山窮水盡處 逍遙法界任西東

聚善念 渡過難關     慎戒虔誠   讓善念共振      
     ~~~慈濟證嚴上人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作適當的奉獻。
    ~~~~聖嚴法師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
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
十分誠敬,往往人就開悟,得大利益。~~~~~~印光大師

TOP

8月最後嘉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TOP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老實念佛    莫忘西方極樂是君家
念念真誠念念通 默默感應默默中
直至山窮水盡處 逍遙法界任西東

聚善念 渡過難關     慎戒虔誠   讓善念共振      
     ~~~慈濟證嚴上人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作適當的奉獻。
    ~~~~聖嚴法師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
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
十分誠敬,往往人就開悟,得大利益。~~~~~~印光大師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雁 於 2009-8-29 09:20 發表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難第姐:
惟願演說如是嘉言與第一週相同之想法因緣。
小弟樂聞。
啊~~~演說   中箭落馬  我不會啦  
我只是拿著金剛經上的文字充充場面
無住生心的真實義我絕對是不了的
只是覺得這句話真是重要
我想表達的也是自我提醒的是
最初的也是最後的   最後的也是最初的  
不管經歷多少過程   時時莊嚴這一念心
我隨意說說   你隨意聽聽   一笑~~~~~


[ 本帖最後由 難第 於 2009-8-31 18:28 編輯 ]

TOP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TOP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老實念佛    莫忘西方極樂是君家
念念真誠念念通 默默感應默默中
直至山窮水盡處 逍遙法界任西東


聚善念 渡過難關     慎戒虔誠   讓善念共振      
     ~~~慈濟證嚴上人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作適當的奉獻。
    ~~~~聖嚴法師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
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
十分誠敬,往往人就開悟,得大利益。~~~~~~印光大師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TOP

 32 12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