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濟公活佛

濟公活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濟公(1130年-1209年),又被稱為濟顛和尚、濟公活佛,原名李修緣(一名李心遠),南宋時浙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永寧村)人,傳說中的佛教僧人,以不守戒律、飲酒食肉聞名。
生平
天台臨海督尉李文和的遠孫。父李茂春,母王氏[1]。18歲在杭州靈隱寺出家,法號道濟,拜慧遠為師。不喜頌經打坐,不戒酒肉,更喜食狗肉,語言詼諧,穿着破衣破帽手持破扇。因其行為不檢點,被眾僧告到其師慧遠面前,慧遠為庇護他說:「佛門之大,豈不容一顛僧!」[2]故又被稱做濟顛。其師慧遠圓寂後,被迫轉到淨慈寺。他醫術精湛,常常救助百姓,則被百姓稱濟公活佛。傳說是降龍羅漢轉世。道濟於宋嘉定二年(1209年)五月十六日圓寂,臨終前曾作一偈:「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葬於虎跑,後人建有濟公塔院。《淨慈寺志》卷十九中收載其《入龕文》、《起龕文》、《掛真文》、《秉火文》、《起骨文》和《入塔文》[3]。
濟公的傳說,起源於南宋末期。在明清之際,民間許多說書人,以濟公為主題,逐漸發展出他的故事,至清朝時,集成《濟公全傳》一書。他的原型據說是來自於南北朝梁武帝時代的寶誌禪師。
在融入民間信仰之後,逐漸變成一位帶有佛道兩家特色的神明。一貫道以濟公為他們崇拜的神祗之一,其祖師張光璧自稱濟公下凡。


[ 本帖最後由 大仰 於 2009-7-14 23:23 編輯 ]

TOP

轉貼自http://www.wrsn.com.tw/z/zz49.htm

TOP

轉貼自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八)四十二
http://tw.myblog.yahoo.com/jw!Hu ... -/article?mid=26778

◎道濟(1150~1209)
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臨海(浙江省)人
,俗姓李。號濟顛,或稱湖隱、方圓叟。師誕
生月餘,適有台州(浙江省)國清寺法空一本
來訪,為師命名為脩元,取令脩本命元辰之
意。曾問道於祇園寺道清、觀音寺道淨。後前
往蘇州(江蘇省)虎丘山,禮瞎堂慧遠為師,
嗣其法。嘉定二年五月示寂於淨慈寺,世壽六
十(一說七十三)。
道濟師性狂放,行腳半天下。神異事蹟頗多,
廣傳於民間,人稱濟公。臨終前作偈曰︰「六十年來狼
藉,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按,《卍續藏》收有《濟顛道濟禪師語錄》一卷,係
宋人沈孟柈所述之有關道濟之演義小說,並非尋常之禪師語錄。
■附一︰〈濟顛〉(摘錄自《佛菩薩聖德大觀》下集)
濟顛,法號道濟,俗稱濟公,是宋代西湖
一帶的神異僧。也是後世戲曲小說所常描述的
一位奇特出家人。
濟顛俗姓李,浙江天台縣人。出家於西湖
靈隱寺。其為人「狂而疏,介而潔,著語不刊
削,往往超詣。有晉宋名緇逸韻。」由於行為
疏狂,不檢細行;常飲酒食肉,與巿井中人遊
,因此當時人以之為顛狂,而稱之為濟顛。由
於他的行為怪異,因此被靈隱寺僧逐出,而遷住淨慈寺。
有關濟顛的軼事,自宋代以來,流傳甚多
。但不論他是如何地不檢細行、如何地詼諧
不合法度,如果我們透視他的所行所為,則會
發現他一直維持著濟世助人的準則,以及對生
命能自主自在、不為毀譽所動的風格。
相傳他在淨慈寺遭大火後,曾以神通力拔
得甚多山木,以供復建該寺之用。其一生救人
、放生、懲惡等神異事蹟,在戲曲小說中,記
載甚多,茲不贅述。他曾經如此自述︰「面黃
如蠟,骨瘦如柴,這般模樣,只好投齋。也有
些兒差異,說禪不用安排。」可見他的禪境也
是非同凡俗的。
濟顛七十三歲時,端坐而逝。後世相傳,
濟顛本是天台山五百羅漢之一,示現顛狂,只
不過是度化眾生的一種手段而已。
■附二︰《西湖遊覽志餘》卷十四〈濟顛〉
濟顛者,本名道濟,風狂不飭細行,飲酒
食肉,與巿井浮沈,人以為顛也,故稱濟顛。
始出家靈隱寺,寺僧厭之,逐居淨慈寺,為人
誦經下火,累有果證,年七十三歲,端坐而
逝。人有為之贊曰︰「非俗非僧,非凡非仙,
打開荊棘林,透過金剛圈。眉毛廝結,鼻孔撩
天,燒了護身符,落紙如雲煙。有時結茅宴坐
荒山巔,有時長安巿上酒家眠,氣吞九州,囊
無一錢。時節到來,奄如蛻蟬。湧出舍利,八
萬四千。贊歎不盡,而說偈言。」嗚呼!此其
所以為濟顛者耶﹖今寺中尚塑其像。

■〔參考資料〕 《北[石+間]集》卷十;《淨慈寺志》;
《五燈會元補遺》;《靈隱寺志》;《補續高僧傳》卷十九。

[ 本帖最後由 大仰 於 2009-7-14 23:23 編輯 ]

TOP

轉貼自
http://203.68.184.6:8080/dspace/ ... %A2%A8%E6%A0%BC.pdf

《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的內容及其語言特色
張忠良
摘要
濟公是民間家喻戶曉的人物,自明清以來,有關他的小說便不斷的出現,
其中以明穆宗隆慶三年(1569)題為「仁和沈孟柈敘述」的《錢塘湖隱濟顛禪師
語錄》,為目前可見最早的一本,因此凡是論及濟公故事的發展,都必然會提到
本書,因此筆者希望能夠在前人既有的研究基礎上,繼續深入探討。
《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是一本結合僧傳和語錄性質的話本小說。在人
物上,它把一個原本在歷史記錄上形象零散不全的道濟和尚,塑造成形象鮮明,
機智詼諧,且不斷被後人沿用的散聖濟公。在情節上,本書沿用了許多典故、筆
記叢談及時事。而在思想上,本書則反映了禪淨融合、見性成佛、利物濟生的佛
門思想;又由於它種種的性質和背景,使其具備多樣的語言特色,包括方言口語、
詩偈韻語、參禪機語和戲謔諧語等。
《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的價值在於它集結了南宋以降濟公在杭州地區
的傳說故事,使我們看到了濟公故事最初的風貌。再者,透過本書的流傳,也促
使濟公後來成為民間生活及宗教信仰的重要人物。
關鍵詞:道濟、濟顛、濟公、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

(全文共25頁 請自行依照上面所附網址點閱)

[ 本帖最後由 大仰 於 2009-7-14 23:23 編輯 ]

TOP

轉貼自  佛、道 小典
http://gracefield.org/taoism/t-dictionery/t-dictionery2.html

濟世聖佛
又稱‘道濟、濟公’(1148-1209)南宋僧人。原名李心遠,世稱‘濟公’。於靈隱寺出家,拜‘遠瞎堂’為師,法名‘道濟’。後移往淨慈寺。為方便度世,佯為癲狂,故被稱“濟癲僧”。
《中國民間諸神傳》(濟公菩薩)篇載:“有人問師:‘因何偏愛俗家?’師曰:‘待眾生自向佛門求道者,能有幾人?不若我主動下凡度他,免得固守塵寺,人我皆無所成’”。
(香山農夫按: 由  濟世聖佛之言,可見佛與眾生平等之旨,更覺修行者之‘無我相,無我執’矣!)


[ 本帖最後由 大仰 於 2009-7-14 23:23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