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12
發新話題
打印

意見分享區 請進入參與討論~

玉 皇 大 帝 乃 昊 天 界 上 光 嚴 凈 樂 國 王 與 寶 月 光 皇 后 所 生 之 子 。
出 生 之 時 , 身 寶 光 焰 , 充 滿 王 國 。 幼 而 敏 慧 , 長 而 慈 仁 ,
將 國 中 庫 藏 財 寶 , 盡 散 施 窮 乏 困 苦 、 鰥 寡 孤 獨 、 無 所 依 靠 、 饑 饉 殘 疾 的 一 切 眾 生

「三官大帝」全名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也就是「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的總稱

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為神誕之日



謝謝小雅的介紹
讓我有機會了解玉皇大帝的仁心
以及三界公原來跟我們的節日上中下元節有關


[ 本帖最後由 大大 於 2009-6-24 18:11 編輯 ]

TOP

韋馱菩薩持杵姿態的補充:

記得以前看過報章介紹,韋馱菩薩持杵姿態有兩種,其意涵也不同。

  

圖片引用自中台網站與網友拍攝中台禪寺之韋馱菩薩照


一種是身著甲冑,姿態悠然,寶杵向下,此種形態的韋馱菩薩,護持常住,鎮住山門,眾魔不侵,不歡迎掛單的雲水僧。
另一種身著甲冑、合掌當胸,腕捧寶杵,聽說供奉此種韋馱聖像的道場,屬十方叢林,歡迎十方雲水僧來掛單。

個人有觀察過台北關渡宮的韋馱菩薩,屬於『合掌當胸,腕捧寶杵』,而這裏也有香客大樓,應該是沒錯的吧。


[ 本帖最後由 大雁 於 2009-7-10 10:25 編輯 ]
靈山勝會今猶未散,法華鐘鳴眾聖涌現。

TOP

謝謝大雁的解說~長知識了~

也謝謝HM兄、難弟姐、還有大明兄貼了釋迦三尊給我們瞭解~
第一次看文殊菩薩的願耶  好特別~


研究了四大菩薩的相關資料,大家可以看看:

四大菩薩一般指:


彌勒佛時代尚未來臨以前,釋迦牟尼佛與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會以佛法濟度眾生。

觀音菩薩以慈悲聞名,常以各種化身救濟世人苦難,廣受世人尊敬。

而地獄的眾生,就由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願意犧牲自己,而不立即成佛的地藏王菩薩救度。

一般常把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合稱四大菩薩

節錄FROM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F%A9%E8%90%A8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
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靜思語~

TOP

那個..跟馬爸爸解釋一下~
在濟公菩薩+華陀仙尊兩篇文,
大仰把字體都放大到3方便大家閱讀~
所以下面會有編輯記錄。
說明一下 ^_^
謝謝馬爸爸~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
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靜思語~

TOP

剛剛在研究一件事,
應該很多人都粉清楚了~

就是....我看來看去....

咦~藥師佛有12大願、阿彌陀48大願、
普賢菩薩10大願、觀世音菩薩12大願、地藏王菩薩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願等.....

阿咧~一直以來
釋迦牟尼佛發過的大願我怎麼一個都沒啥印象????
WHY?
WHY?
WHY?



然後我才發現一件一直都沒學習清楚的事情...真慚愧 =_=;
是關於因位與果位的概念....
如下:

任何人在修成佛以前,即修的進程中一定要先修菩薩行。先修成菩薩,然後才能成佛,所以菩薩是「因位」,佛是「果位」。而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在其「因位」之時,即在修菩薩行的過程中必須發願。這個願有總願亦有別願。總願就是共同的願,又叫做通願。比如說我們天天做功課念的「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永離苦及苦因,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願一切眾生遠離愛憎住平等捨」或者:「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上誓願學,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這是共同的通願。我們大家及三世諸佛沒有不通這個願的。這個願也是「總願」。別願呢?則是個別的,每一個佛菩薩根據自己不同的因地、環境、情況,以及救度眾生不同對象的情況所發的願,就叫做別願。菩薩沒有不發願的,他的願修成圓滿了,那就是成佛了。比如釋迦牟尼佛發的五百大願(當時是「大悲菩薩」),藥師佛的發的十二大願(當時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後又是「藥王菩薩」),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以及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藥師佛在因地發十二大願,亦行十二大願,行滿了,藥師佛就成了。釋迦牟尼佛發五百大願,也行五百大願,行滿了,也成佛了。

轉載自http://blog.sina.com.tw/myplace/article.php?pbgid=10404&entryid=579169

原來世尊也是有500大願的...
好多...這樣粉難記ㄟ....
悍馬哥要幫我們介紹嗎?

阿 小聲說....
所以我們也可以學菩薩發別願嗎? ^_^;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
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靜思語~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仰 於 2009-7-14 23:26 發表
那個..跟馬爸爸解釋一下~
在濟公菩薩+華陀仙尊兩篇文,
大仰把字體都放大到3方便大家閱讀~
所以下面會有編輯記錄。
說明一下 ^_^
謝謝馬爸爸~ ...
謝謝大仰  ^_^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大 於 2009-6-23 10:08 AM 發表
我本來以為 HM 轉載的是一部電影
打開之後才知道是一首歌  好特別   
合十後觀賞聆聽  
劇情文字讓我回想起自己之前有稍微看過對釋迦牟尼佛的介紹
看到劇曲中釋迦牟尼佛如如不動於各種誘惑恐怖
讓我心生慚愧自己至 ...
這的確是電影<小活佛>的片段
小弟在約十幾年前的電視上正好有看過
謝謝小鬆姐的解說

小弟和大大姐一樣的感動

TOP

謝謝大大們提供的資訊

TOP

齊天大聖一篇,我補注了聖嚴法師提到鬪戰勝佛真意的論述,轉貼在這給大家看一下。

聖嚴法師也曾提到鬪戰勝佛的真意:
佛經裡有一尊佛,名為「鬪戰勝佛」,此佛所要戰勝的對象無他,便是降伏自己的心。
如何降伏?便要有慈悲和智慧。
在佛法來講,當我們對他人付出關懷越多,方能使他人接納我們,這才是「降伏」的真意。
靈山勝會今猶未散,法華鐘鳴眾聖涌現。

TOP

 29 12
發新話題